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學者:中東問題國際會議面臨深層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3 09:52:40  


  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北京國際問題學者任鴻飛今天灰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該地區充滿傳奇但又多災多難。在這裏,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地。二戰後,四次大規模中東戰爭都與該問題有關聯,並給地區民眾造成慘重損失和巨大創傷。人們對和平望眼欲穿,充滿期待,但中東和平進程綿延至今,舉步艱難。人們都清楚,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諸多問題的關鍵所在,解決該問題面臨相當大的難度。 

  總體看,以2001年初美國和以色列政府相繼更替為標誌,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巴以關係發展實際被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發展階段和新世紀初以來陷入衝突、倒退和停滯的階段。巴以和平進程從1991年以來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關鍵問題遠未解決。2000年9月以色列力庫德集團領袖薩隆貿然闖入耶路撒冷的穆斯林清真寺引發大規模衝突綿延數年,至今巴以仇視心理強烈。1993年奧斯陸協議簽訂以來的各種談判機制和檔實際上已被廢棄,真正重開談判恐怕要等到2009年1月美國新總統上臺之後。 
   
  邊界劃分與耶路撒冷的地位 
   
  文章說,觀察巴以局勢發展一定要注意看其實質和歷史,巴以一貫在邊界等關鍵問題上緇銖必較。布希政府嚴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色列政府的不穩定性、巴方內部的協調程度等因素也是影響和談的重要因素,布希上臺之初在該問題上嚴重偏袒正是導致“9•11”事件的重要導火線。 

  關於邊界劃分。阿拉伯國家一直要求以色列遵守聯合國第242號和338號決議,以“土地換和平”,按照1967年戰爭以前的巴以邊界,要求以嚴格履行奧斯陸協議和“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並把薩隆的單邊計畫看作“路線圖計畫”和奧斯陸協議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終結。而以色列最後的強勢人物薩隆僅希望通過履行單邊計畫,交還卡薩全部和約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這比巴實際要求的領土要少一半左右。 

  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儘管該城市被以實際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獲得其應得的領土和宗教權利。由於耶城問題錯綜複雜,1993年9月,巴、以雙方達成原則宣言,規定耶城歸屬問題留待最終談判時解決。但以歷屆政府一直在謀求實現“大耶路撒冷”計畫,解決進程一再受阻。 

  巴難民回歸問題。文章表示,400多萬巴難民的回歸問題幾乎一直是巴以和談中不可逾越的關鍵所在。以懼怕巴難民回歸被占領土後,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比例將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因此堅持巴難民在所在國就地安置,以對其做出補償,實際剝奪了其回歸權,巴方一直拒絕以色列的解決提議。

猶太人定居點問題。薩隆的“單邊行動計畫”規定撤出卡薩地帶的全部定居點以及約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點,但保留約旦河西岸地區的重要定居點,繼續在西岸修建定居點讓從卡薩撤出來的猶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強烈不滿,連美國最近也對以色列政府在關鍵時刻繼續修建定居點的行徑表達強烈不滿和批評。 

  巴以內部都面臨反對勢力。巴勒斯坦內部的哈瑪斯、傑哈德等激進組織的鬥爭方式和策略雖然已經大有改變,但它們今後繼續襲擊以的可能仍是存在的,而一旦襲擊發生往往就破壞和談。同時,巴內部派別鬥爭激烈。2007年2月,巴兩大主要派別法塔赫和哈瑪斯簽署“麥加協定”,雙方就建立民族聯合政府、新政府政治綱領等問題達成一致,但好景不長,2007年6月兩派發生火拼,阿巴斯宣佈解散民族聯合政府,組建緊急內閣並受到西方國家支持,巴內部事實形成兩大派別各自為政的局面,並為外部勢力所利用。 

  以色列內部同樣存在強大的反和談、反讓步的右翼或極右翼力量,猶太聖經聯盟、移民党、沙斯黨等許多反和派別立場非常保守,力庫德集團也反對向巴勒斯坦人過多讓步,20多萬定居者多數反對拆除定居點,且其活動能力非常大。而如巴勒斯坦一樣,目前的以色列同樣缺乏一個強勢政府和威望很高的領導人,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並左右局勢發展。 
   
  阿拉伯國家的作用有限 
   
  文章指出,阿拉伯國家的作用有限,有時產生負面影響。從表面上看,阿拉伯國家都對巴以局勢緊張深表焦慮,但出於爭取美援、顯示本國在中東影響力等考慮,個別國家內心裏並不願該問題儘快徹底解決。2000年7月和12月,在克林頓極力撮合巴以和談即將取得突破的時期,阿拉法和巴拉克也想一鼓作氣,爭取取得重大進展。當時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在領土劃分等問題上的讓步是空前的、至今也是絕後的,但阿拉法正是顧忌一些阿拉伯大國的警告而沒有簽字。 

  中東問題最終解決終究要走和平之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有基因、歷史和語言等多種基礎,阿拉伯人在19世紀末對前來移居的少量猶太人友好相待,歷史上的阿拉伯人也並未因宗教信仰差異而虐待待猶太人,而猶太人把部分曾經的苦難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這是有失公正的。 

  從理性角度看,巴以雙方尤其是以色列方面作出痛苦而切實的妥協才是關鍵。巴方民眾應當看到,完全堅持聯合國有關決議、不能有絲毫動搖目前看是不現實的,以方一味堅守利己不利他的所謂底線、拒不作出實質妥協也是行不通的。貫徹和平政策和實現和平需要大智大勇的新思維,用超常的膽識和談判思想,思考和解決中東問題。阿拉法生前的某些思維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但他的主流和威信都是不可抹殺的。阿巴斯務實理性,有自己的見解和遠見,但他要實現理想需要巴激進組織、美國、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等多個方面的配合,但目前看這樣的好牌局無法出現。 

  文章認為,因此,儘管美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高層均對美國撮合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進行高調表態,但有關各方尤其是局外人士心知肚明。實際上,布希政府在任7年來,一直沒有真正重視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沒有在該問題上盡到美國應有的大國責任。而目前作為擺脫中東困局的策應,布希政府倉促撮合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儘管有值得肯定的積極面,但總體效果其實已經未卜先知了,國際社會更有理由對此次布希政府謝幕前的匆忙和權宜性會議不抱過高的期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