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精采的美國總統初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0 14:45:19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正如火如荼展開的美國總統初選,引起世界各地媒體的注目。除了美國超級強國的地位影響外,更重要的,還是美國具備了“民主櫥窗”的特殊意義,大家都想從美國的民主運作中,觀察這項制度的前景未來。

  四年前,美國總統大選,佛蒙州州長狄恩初選前聲勢突然竄起,示範了網路在民主運作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光靠網路上的宣傳串聯,狄恩竟然就超過了民主黨許多更有資歷更具知名度也更早準備的老將,募到驚人捐款。不過也正因為狄恩專注於吸引網路選民,他的聲勢後來畢竟不敵更全面的凱瑞。凱瑞來勢洶洶,看起來大有機會扳倒帶美國陷入伊拉克戰爭泥沼的布什總統,沒想到,布什成功動員右翼保守論述,將宗教信仰、家庭價值和國家霸權光榮冶於一爐,硬是當選連任,他的民主動員手法,給世人上了一課。 

  這次美國選舉,也有足可衝擊民主未來前景的因素。民主黨方面,領先的兩位候選人歐巴瑪和希拉里柯林頓,都具備歷史性身分。歐巴瑪是黑人,美國立國兩百多年,黑人從奴隸地位歷經艱苦逐步上升,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兩大黨的黑人總統候選人,更別說出現黑人總統了。歷史上,美國也沒出現過女性總統候選人,也沒有女性總統。而且希拉里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過“第一夫人”後出馬競選總統的人。

  社論認爲,無論歐巴瑪或希拉里誰出線,都打破了美國原本白人男性壟斷聯邦政權的傳統,也都必然讓民主中的“身分政治”討論,上升到新的層次。民主黨的黑人或女性候選人,對照共和黨清一色白人男性候選人,又突顯了“變化”與“傳統”兩種因素在民主文化中的互動拮抗。

  另外,現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的父親當過美國總統,希拉里的丈夫也當過美國總統。如果希拉里在民主黨內獲勝,必然又讓美國人乃至全世界注意到民主制度中的“家族政治”問題。民主的前提就是打破權力世襲,然而民主的現實運作條件中,是否潛藏了讓權力又重新按照家族紐帶傳遞的因子呢?

  看美國選舉,除了看誰輸誰贏的熱鬧,還要看這些攸關全球民主未來的門道。 


    相關專題: 美國總統大選 初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