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5年前的3月20日,美國政府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一意孤行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在伊戰爆發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諸多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這場戰爭使美國在人員、經濟、政治和國際聲望等方面付出巨大代價。新華社的文章說,伊戰究竟如何收場,美國各界也在爭論和反思。多數人認為,伊拉克戰爭5年來已成為美國之痛。
無法取勝
美國著名時政記者卡普蘭指出,如果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戰爭勝利的標誌應是實現發動戰爭的政治目標。從這個角度看,伊拉克戰爭無法取勝。
眾所周知,布什政府發動伊戰的表面理由是消除恐怖威脅,但深層動機一是在中東推行美式“民主”,二是擴大美國戰略利益。但5年過去,戰爭達到的唯一目標似乎只剩下“推翻薩達姆暴政”了。
伊戰爆發以來,美國面臨的恐怖威脅有增無減。美情報機構去年7月發表的報告承認,“基地”組織正捲土重來,並已獲得對美本土發動襲擊所需的大部分能力。伊拉克則動亂不止,成為恐怖分子孳生的溫床。伊拉克新政府迄今無法獨自履行維護國家穩定和社會治安的基本職能。對伊拉克民眾而言,和平安寧的生活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在戰略上,伊拉克戰爭使美國的宿敵伊朗在中東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而且,戰爭限制了美國應對世界其他挑戰的能力,使美國在外交上陷入被動。德國《時代》周報社長約弗指出,伊戰降低了美國的戰略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