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報:朝鮮叫喧的真正原因在於其內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3 10:29:00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韓國《朝鮮日報》刊登一篇署名文章說,雖然早在預料之中,但近日朝鮮對韓國政府的“譴責”已經升級為“挑釁”。一些專家甚至推測說,這是為了馴服李明博政府,或是為了阻止大國家黨在議會選舉中占據一半以上議席而進行的“火力支援”。但其真正的原因要從朝鮮內部尋找,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文章指出,到目前為止,朝鮮克服了兩次體制崩潰的危機。20世紀90年代後期朝鮮有300萬人餓死,遭遇了有史以來最惡劣的災難,使朝鮮體制陷入崩潰的邊緣。就連勞動黨科長級幹部居住的平壤昌光街公寓也斷電。朝鮮政府在各地公開執行槍決,並散佈戰爭謠言,還強制鎮壓居民的抗議。前勞動黨秘書黃長燁等高層逃北者紛紛指出,如果沒有金大中政府的對北援助,朝鮮可能會採取中國模式,或者像羅馬尼亞一樣崩潰。

  朝鮮的第二次危機是在2005年宣佈擁有核武器以後。由於美國凍結澳門匯業銀行(BDA)的朝鮮賬戶導致資金斷鏈而陷入危機。2000年以來,朝鮮內部發生了巨大變化。分配制的崩潰使市場經濟進一步擴大。也就是說,朝鮮社會演變成雙重結構,即在小塊土地上耕種和做生意的居民具備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而權力階層則依靠外部援助支撐。最終出現了分配制完全歸權力階層所有、外部援助維持體制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美國的金融制裁一下子使朝鮮惡劣的金融系統陷入癱瘓,導致權力階層開始動搖。如果當時美國不解除金融制裁,而是繼續施加壓力,核問題很有可能已得到解決。

  當時,朝鮮對美國的措施提出抗議,並向東海和西海發射了多枚導彈。朝鮮居民則再次陷入戰爭恐慌,連續幾個月保持戰爭准備狀態。

  文章表示,如今第三次危機正在威脅朝鮮體制穩定。一直在享受韓國的援助拖延體制改革的朝鮮,只顧千方百計阻止韓國政權交替,然而當保守政權出台後,朝鮮便不知所措。隨着對南政策失敗的責任歸罪於其主管部門,過去10年里負責對南政策的統一戰線部成為批鬥對象。

  朝鮮一直以來實施的“外部壓力增大就放寬內部控制,外部環境(對北援助增加等)改善就加強內部控制”的傳統政策也失去理性,演變為單方面的控制。

  據悉,最近在朝鮮各地再次出現公開處決的現象。在咸鏡北道清津市水南市場維持生計的數千名婦女還向阻止她們進入市場的保安員舉行了集體抗議示威。要養家糊口的婦女商販們高呼,不發糧食還不讓進市場,那你們這些小子就給我們發大米。後來就連保安員們也無法強行鎮壓。過去和現在的危機區別在於,這次大多數朝鮮居民開始意識到體制崩潰的必要性。

  文章認為,隨着韓國實現政權交替,朝鮮內部發生了巨大變化,感受到危機的朝鮮領導層再次亮出過去曾經用過的牌,在威脅韓國的同時在其內部散播戰爭謠言。現在,韓國應接受朝鮮居民期盼體制變化的願望,轉而採取如實反映朝鮮居民立場的對北政策,而不是單純的互惠主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