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毅夫:糧價上漲最好解决辦法是市場調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3 11:46:00  


對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林毅夫認爲最好的解决辦法是交給市場調節來决定。(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世界銀行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昨天在深圳就中國宏觀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作演講並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要解决困擾中國經濟5年多的“三過”問題,最根本的解决辦法是深化市場改革。對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他認爲最好的解决辦法是交給市場調節來决定。

“三過”問題根本解决方法是深化市場改革

  林毅夫在題爲“收入分配不均和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演講中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的經濟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證券時報報道,林毅夫轉引政府工作報告說,這些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這被經濟學界稱爲“三過”問題;二是投資消費不協調、一二三產業不協調、環境壓力大;三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壓力大、城鄉差距擴大;四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體制壓力仍然很大。

  林毅夫著重分析了“三過”問題。他認爲,導致“三過”問題的直接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平均、兩極分化嚴重,根本原因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不徹底所導致的。

  據介紹,居民收入一般用於消費以及儲蓄投資兩種用途。低收入人群消費傾向高但收入有限;富人消費有限,大部分收入被用作了投資;收入分配不均衡導致了“三過”中的第一過:投資過熱,投資過高必然導致產能過剩,出口增加、貿易順差過大必然出現;在目前的匯率制度下,大量外匯導致國內發行貨幣數量增加,銀行迫於存款增加壓力必須要增加放貸,這就形成了“三過”循環的怪圈。

  林毅夫分析,導致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是目前的經濟體制改革尚留有扭曲之處,要解决這一問題,只能依靠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糧價上漲最好解决辦法是市場調節

  食品價格上漲以及CPI居高不下是目前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世界銀行剛剛發布的東亞經濟年報認爲,東亞地區的通貨膨脹率攀升到了令人不安的水平,食品燃料漲價是東亞國家真正的挑戰。

  林毅夫針對這一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糧價上漲是一個世界範圍的現象,對國內來講,要注意到糧價上漲帶來的雙重影響。他分析,糧價上漲帶來的利好是可以提高種糧農民的收入;另一個影響是,如果糧價過度上漲,城市低收入人群和農村非種糧人口生活將會受到影響。

  林毅夫認爲,糧價上漲最好的解决辦法是讓市場來調節决定。他分析,如果壓低糧價會降低種糧農民收入,挫傷生產積極性;因此糧食市場應該放開,漲價會刺激農民農民增加生產,有利於保障供應穩定價格。但他同時强調,另一方面必須增加對城市低收入人口、農村非種糧人口的補貼,幷且補貼數量應該隨著物價上漲程度進行響應提高。

  林毅夫對次貸帶給中國的衝擊持樂觀態度,他的理由是中國金融機構持有次貸債券頭寸不多。此外,不少經濟學家對次貸後國內企業的出口增長感到擔憂,林毅夫表示,盡管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但由於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多爲中低端快速消費品,這部分產品是生活必需品,有剛性的消費需求,因此次貸影響下,出口可能會放緩,但不會出現負增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