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武器向超大超小發展 航母作用幷未削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1 12:44:53  


美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資料圖)
美國“捕食者”無人機。(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美軍一直是先進武器裝備的領跑者。隨著戰爭由機械化時代向信息化時代演進,美軍武器系統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日前,美國國際合衆社推出專稿《論武器的演化》,特別指出,美軍的武器系統在向超大型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各種超小型的武器系統也逐漸走上戰場。

  從超大型武器來看,美國最新式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喬治•布什”號的排水量達到了約十萬噸,可以搭載約80架各型艦載戰鬥機和作戰支援飛機,幷配置超大型的水面搜索和對空搜索雷達,可以在不需要中途補給的情况下在全球巡航。

  在近幾場美國發動的地區戰爭中逐漸亮相的“捕食者”無人偵察機,翼展達到14米,除搭載先進的戰場監視設備外,還可携帶“地獄火”導彈,實現了無人機“發現即打擊”的功能。隨著“制天權”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美軍還在竭力發展具備情報、偵察、監視、指揮和控制功能于一體的超大型衛星星座。

  與此同時,美軍小型武器平台的發展也毫不遜色。與大型衛星星座相對應的,超小型的“納米”衛星概念已經提出,這種衛星的重量大約只有5公斤至50公斤。排水量不到3000噸的瀕海戰鬥艦的出現,也在美海軍動輒上萬噸的大型水面艦艇中“獨樹一幟”。能够在戰場展開隱蔽偵察的超小型無人機也已經陸續進入美軍的戰鬥序列。像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龍眼”小型無人偵察機可爲營連級指揮官提供實時偵察信息。

  《環球時報》報道,有分析認爲,武器平台的演進幷非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技術推動因素外,戰場環境需求、作戰成本與作戰效益的博弈等因素都發揮著“挑選”的作用。

  一方面,戰場環境的變化催生了不同作戰平台的需求。在未來15年內,美海軍大規模的海上作戰將越來越少。遠洋作戰已不再是美海軍的重點。美軍今後面臨的主要威脅是局部地區沖突對美國利益構成的損害以及針對美國本土與海外盟國的恐怖襲擊等,但隨著美海外基地的减少,兵力前沿部署將逐步轉變爲兵力快速前沿投送。能够在近海區域發揮重要作用的瀕海戰鬥艦成爲美海軍未來建設的“主角”之一。

  雖然美國海軍戰略已經轉向“由海向陸”,但幷不意味著航母的作用被削弱。以航母爲中心的航母打擊大隊,具有遠程快速投送作戰力量的特點,能够在短時間內集中大批海空力量向目標發起“飽和”式攻擊,而不需要借助陸基航空基地的支援。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美軍擺脫對海外基地的依賴,方便美軍快速而决定性地戰勝對手。

  另一方面,作戰成本與作戰效益的博弈也造成了大型與小型武器平台同時出現的局面。目前,美軍正在推動大型集成衛星的建設,即將多種裝備搭載在一套衛星平台上,使其具備多種功能。但大型集成式的衛星平台由于體積過大,容易被發現和遭受打擊,一旦關鍵的衛星平台遭遇反衛星武器攻擊或者出現障礙,將致使美軍作戰行動陷入癱瘓狀態。同時,大型衛星平台携帶的燃料有限,其機動性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爲了彌補不足,美國現已開始推動小型和微型衛星星座組建計劃。這些超小型衛星以“一箭多星”的方式發射升空,平時放置在軌道上備用。一旦替代對象出現問題,將迅速激活,立即成爲可用的天基平台。同時,這些小型衛星星座也可充當“自殺式”襲擊者,在需要時碰撞對手的衛星,與其同歸于盡。

  此外,大型無人機與小型無人機的博弈也同樣如此。美軍預測,未來供單兵携帶的小型無人機,如産量超過10萬台,價格可控制在每台1000美元左右,一次性使用或被擊落也不心疼,同時,這些小型無人機還能爲戰場士兵提供實時的戰場態勢信息。

  盡管超大型武器和超小型武器作爲“武器光譜”的兩個極端存在,但其作戰效用都是不容忽視的,都是美軍使用軍事手段謀取全球霸權不可或缺的工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