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緬甸風災:幾分天災 幾分人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7 14:44:23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緬甸風災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萬,另外還有4萬多人下落不明。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死亡數字必然會不斷增加。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相較於四年前印度洋大海嘯,此次風災所影響的地域範圍雖然不大,但所導致的人道災難卻是觸目驚心。

  社論說,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越是貧窮的國家,天災和人禍似乎就越多。緬甸老百姓的生活原本就很艱難,不用說這種大規模的自然災害,即便是中小規模的風災和暴雨,輕則成千上萬的人口流離失所,重則無數的生命就在瞬間內消失。

  這場人道災難發生之後,緬甸周邊國家紛紛伸出援手,亞細安秘書長緊急呼籲成員國政府和民間團體提供人道援助。新加坡外長楊榮文也迅速致函緬甸外長,表示將隨時向災區提供各種援助;李顯龍總理也在昨天致函緬甸總理,向緬甸災民表示深切慰問。

  社論指出,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一直拒絕與緬甸軍人政權往來的布什政府,也公開承諾將提供援助。我們呼籲更多國家緊急行動起來,同時更要呼籲緬甸當局以人民的生命為第一優先考慮,允許並協助各國、包括西方國家的援助物資和救災人員,在沒有人為阻礙和干擾的情况下盡早進入災區。

  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免於天災的襲擊,而且都有可能不幸遇到類似的重大自然災害。但是,緬甸的這場人道災難固然是肇因於自然災害,但死亡人數如此龐大,這種結果並非是不可避免的。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够持續進步,原因就在於有意識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不斷加強自我保護的能力。這場風災的破壞力固然強大,但也必須指出的是,災難之中顯然也有幾分人禍。

  社論指出,緬甸軍人政府執政以來,對外閉關鎖國,對內無心發展經濟,反而為了政權的安全而遷都,用民脂民膏大興土木,人民的休養生息被置於腦後。從這次風災中可以再次明顯地看到,緬甸各種基礎設施不堪一擊,在防範和應付災害方面,既沒有像樣的預警機制,又沒有像樣的應急措施。再加上醫療設施和運輸設備都很落後,大批人口即便幸免於風災本身,也會因為缺醫少藥、拯救速度遲緩及措施不力而失去生命。

  經此重大劫難,緬甸經濟雪上加霜,整個國家更是百孔千瘡。緬甸當局能否從中汲取教訓,幡然悔悟,從此之後把精力和資源用於改善經濟和民生,不再是為了權力和私利而營營苟苟?在密切關注緬甸災情之時,其當政者的所作所為,是不可能不受到人們的審視的。

  多年以來,為了促使緬甸改善人權、實施民主,歐美國家一直在對緬甸軍人政權施加壓力,包括實施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但是,在外來壓力面前,緬甸政權不僅沒有讓步,反而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包括目前還在執意要舉行憲法公投,而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緬甸人民。

  社論呼籲,現在,當無辜的民衆深陷災難之時,西方國家應該擱置與緬甸當局的政治對立,與其他國家一起,及時和慷慨地為災民提供各種援助,把關心緬甸人權的言辭和姿態,變成真正的行動。毫無疑問,對無數的緬甸災民而言,他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權,需要看到有更多的人向他們伸出溫暖之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