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派遣兩栖作戰部隊前往西太平洋 威懾東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0 11:03:53  


2008年2月1日,在日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被派往“埃塞克斯”號遠程打擊大隊。
  近日,母港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的“佩勒利烏”號遠征打擊大隊悄悄啓航,携帶著5000多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前往西太平洋執行部署任務。與此同時,美國惟一前沿部署的“埃塞克斯”號遠征打擊大隊也開始在東亞海域展開春季巡邏任務。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內,美國將有兩支遠征打擊大隊在西太海域巡航。 

  以兩栖攻擊艦爲主體的“遠征打擊大隊”,其“名頭”雖不如航母打擊群“響亮”,但其打擊力與後者相比差距幷不大,而且遠征打擊大隊具有行動靈活,反應快速,近海、近岸能力强,能承擔多種任務的特點,已經成爲美軍保持海上霸權、執行“由海向陸”海上戰略的重要保障。 

  兩栖打擊群游弋西太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佩勒利烏”遠征打擊大隊的6艘水面艦艇搭載著3000名水兵和2200名海軍陸戰隊員,准備在西太海域展開爲期6個月的部署。在過去幾年中,“佩勒利烏”遠征打擊大隊已多次前往西太海域部署。 

  6艘水面艦艇除旗艦——“佩勒利烏”號兩栖攻擊艦外,還包括“珍珠港”號船塢登陸艦、“迪比克”號兩栖船塢運輸艦、“凱普·聖喬治”號導彈巡洋艦及“哈爾西”號和“本福爾德”號導彈驅逐艦。與其搭配的兩栖作戰力量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彭德爾頓兵營第15海軍陸戰隊遠征分隊。該分隊裝備有兩栖攻擊戰車、輕裝甲車、“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炮兵、偵察兵以及工兵等,曾在2006年底到2007年初在伊拉克部署過8個月。 

  與此同時,美“埃塞克斯”號遠征打擊大隊也在日本沖繩搭載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征分隊,開始在東亞海域展開每年例行的春季巡邏。“埃塞克斯”號遠征打擊大隊的首站將前往泰國,參加與泰國軍方每年舉行的“金色眼鏡蛇”聯合演習。 

  火力與速度恰當結合 

  遠征打擊大隊是美海軍組建的“新概念”部隊,標准配置爲1艘兩栖攻擊艦、1艘兩栖船塢運輸艦、1艘船塢登陸艦、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1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1艘“佩里”級護衛艦、1艘核攻擊潜艇。艦船上搭載的兩栖作戰單位是具備特種作戰能力的陸戰遠征分隊。一支遠征打擊大隊約有5000-6000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遠征打擊大隊實質上是美軍兩栖戒備大隊的升級版,以水面戰鬥艦艇和潜艇爲護航兵力,具備更强的自我保護和攻擊能力,可極大地分擔航母編隊的任務,堪稱“准航母打擊群”。 

  以前的美海軍兩栖戒備大隊配備火力較爲薄弱,只算得上是海軍陸戰隊的浮動兵營,防禦能力較差,容易遭受打擊;所載陸戰隊員沒有足够的火力支援,一般不能立即展開攻擊行動。而新的遠征攻擊大隊由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和潜艇組成的三維立體防禦攻擊網,不僅使兩栖戰艦在沖突中能迅速投入足够的海軍陸戰隊兵力,而且可對目標實施縱深打擊。 

  盡管11支航母打擊群已成爲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但是由于定期維修以及受從母港到熱點地區航程過遠問題的困擾,航母的打擊範圍和部署速度受到影響。而新編的遠征打擊大隊可以使擁有强大火力的美軍戰艦在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出現在戰區,而不是過去的幾個星期。 

  遠征打擊大隊把速度與火力結合了起來,具備兩栖戒備大隊的多用途、靈活性和航母打擊群的强大火力。這將使美軍在局部地區迅速凝聚戰鬥力的能力大大提升,爲其部署各種軍事力量贏得時間。 

  新聞分析 / ANALYSIS 有助提升美軍軟硬實力 

  有評論指出,美國在西太海域安排兩個遠征打擊大隊巡航,與其軍事戰略重心逐漸東移的脚步一致。 

  一方面此舉可以向亞太國家炫耀美軍的硬實力,提升美國威懾地區沖突和危機處理能力。由于遠征打擊大隊不如航母打擊群那樣敏感,其部署不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彈,不會對當前西太地區較爲穩定的安全態勢造成破壞。 

  另一方面,可以借機提升美國的軟實力。由于遠征打擊大隊具備在近海、近岸行動的特點,十分適合進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比如幫助沖突地區撤離非戰鬥人員、實施人道主義和灾難救援、同其他國家軍隊展開聯合演習等。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爲,雖然軍事力量爲硬實力的範疇,但幷不排除能够發揮軟實力的作用。“軟實力是通過吸引而不是脅迫手段得到所期望結果的能力。軍事力量雖然是硬實力,但同樣能够産生軟實力。當軍隊因工作出色而對他人産生吸引力時,當軍隊對其他國家軍隊進行教育訓練時,當軍隊在海嘯和地震後提供救援時,軍隊就爲美國軟實力做出貢獻。”由此可見,遠征打擊大隊對美國提升軟實力也頗有幫助。(來源:《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