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智庫:中國崛起 美國應接受霸權萎縮現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3 11:02:24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智庫)5月文章,原題:中國———夥伴還是對手? 一個更成熟、更發達和更自信的中國將是合作夥伴還是戰略對手?30多年來,美國對華外交政策基于鼓勵中國融入全球社會的願望,期待一個融入全球的中國會更“文明”。

  不過,對這種樂觀政策的效果却存在不同看法。北京始終堅持統一“叛離省份”台灣,且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這似乎與中國强調的“和平崛起”相背離。

  類似擔憂還有許多,幷且都是現實存在的;但它們未必導致中國與西方的敵對。30年來,中國已經接受自由市場經濟原則,加入西方金融和貿易機構,幷且默默地努力成爲“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在所有這些方面,中國的行爲調整都是實實在在的,構成了中國世界觀的深刻巨變。

  但是,中西之間在利益和國家優先事務上仍存在巨大分歧。人們對此不應感到意外。當一個充滿活力的大國崛起時,它會在一個由單一超級大國主導的世界尋求更大空間,這必然會産生摩擦。對于這些摩擦不必過度恐慌。真正的外交藝術不在于壓制或排斥不同的國家利益,而在于學著去承認它們,盡可能地求同存异,必要時據理力爭。

  不久前的一項預測顯示,中國經濟很可能在2030年前超過美國。一些分析家認爲,美國將在2012年到2015年期間喪失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優勢。

  這些預測確實令人不安。但是,如果只關注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我們就回避了有關中國最終意圖的重大問題。在這方面要更樂觀,除台灣問題之外,沒有證據顯示北京對任何外國懷有野心。相反,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北京在施展外交和軍事實力時一向抱著巨大的謹慎和克制。過去25年來,中國在世界政治中的行爲基本上是靠向而不是背離國際慣例。中國已經踏上成爲“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道路。這種長期趨勢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謹慎樂觀。

  但是,我們不應該期待一個合作的中國會無限制地給單邊的美國力量、影響和利益讓位。隨著中國繼續崛起,美國的地區和全球主導地位勢必會受到沖擊,中國將作爲世界政治中的一支獨立力量“展開翅膀”。就這方面而言,是美國而不是中國面臨著更艱難的挑戰———即大度地接受其單極全球霸權最終必然的萎縮。

  妖魔化中國將會適得其反。我們西方人最好爲中國的進步力量助上一臂之力,而不是通過詆毀中國的一舉一動而助長保守力量。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不能最終保證一個和平、合作的中國。那是今後幾代中國人自己的工作。我們所能做的是施以援手,使他們的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容易。(作者:包瑞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教授,汪析/譯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