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美救亡方案未挽回投資者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5:23:59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美救亡方案未挽回投資者信心”的社評說,美國參院終於通過了八千餘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而財長蓋特納亦宣布了新一輪金融救亡計劃。刺激經濟方案還須由參眾兩院協調各自通過的不同版本,才可讓總統簽署實施,過程中又將牽涉激烈的討價還價。但更為關鍵的是金融救亡計劃,如這欠成效而銀行信貸、金融市場未能鬆綁,則刺激經濟方案也難於充分發揮作用。看來各方均對救亡計劃感到失望,當日紐約股市更因而大跌。挽救經濟及金融的政策能否收效,不單影響美國經濟前景,對全球經濟的牽動亦不容忽視。 

  社評表示,金融救亡計劃頗為複雜,包括通過公私合營基金投入高達一萬億美元購買或擔保有毒資產,擴大支持放貸計劃資金(由二千億增至一萬億),測試銀行的安全度及給予注資,和支持樓按信貸等,可謂應有盡有。但由於缺乏具體操作細則,令市場對其效用表示懷疑。有幾大關鍵問題更懸而未決,如會否讓銀行倒閉,如何抽離有毒資產,和能否有效阻止樓價下跌等,均予人以政府未能果斷行動的印象,不明朗因素仍揮之不去。 

  事到如今,美國金融體系已可說是基本爛掉,銀行業市值只約四千億美元(○七年初有一萬四千億),只稍高於政府注資的三千八百億,壞賬撥備已近八千億。按各種估計,源自美國的信用虧損將達二萬多至三萬多億。實際數目仍難以估計,若信用緊縮持續而經濟不斷惡化,虧損自必再升。要盡快解決問題,必須確定毒資產價格並為損失撥備,部分債務要轉為股權,再由政府對銀行分類處理:實行關閉、分拆、注資及國有化等。但這樣會帶來巨大震盪,財政投入巨大,納稅人最終損失亦不菲,故要看政府有無魄力及膽識去做,實則要看美國的政治體制能否作出痛苦抉擇。否則徒把金融調整期拖長,經濟復蘇亦將被推遲。看來奧巴馬政府還在等待時機,才作壯士斷臂的決策,但金融體系及經濟能不能等? 

  刺激經濟方案中約五千多億美元為財政開支,餘下的為減免稅,其效果將要視乎開支、減稅的構成,和各方的反應。方案總額約為美國GDP百分之六,力度甚強,比起布什政府去年的千六億方案更強得多,但仍有論者認為不足以扭轉危局。更甚者是,這不能解決美國負債過度的根本問題:現時全國總債負已達GDP的三點五倍,必須要逐步進行去槓桿化以作根治,刺激方案只能從旁起紓緩作用。 

  社評指出,尤令人擔心者是,由此引致的美國財政赤字及聯儲局資產額的急升。今年度財政發債估計可達二萬億美元,而聯儲局資產已在不足半年內,由約九千億大升至逾二萬億美元。有估計指財政部、聯儲局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等政府單位,為救亡而承諾的出資及擔保金額,已直逼十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且看來還要上升,而美國GDP亦只約十四萬億。如此巨大的風險向國家集中乃前所少見,其後果如何確值得全球關注,特別是若救亡計劃成效不彰時問題更大。近月美國國債孳息回升,已清楚顯示市場的疑慮。

  社評稱,看來今年的危機演化,仍將會險象環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