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媒:美國“拉偏架”從過去的隱性走向顯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4 07:19:05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近日,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會上發表的演講“充滿霸權主義”,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和與其相適應的新型軍事關係不具建設性。

  香港《大公報》3日發表文章稱,美國一直是“拉偏架”的,只不過是將過去的“隱性”逐漸轉向“顯性”而已。

  文章稱,奧巴馬不僅將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而且又因美菲新防衛條約而可以再度駐軍菲律賓。

  文章稱,曾經平和的南海事態於突然間驟起波瀾,不也是美國“重返東亞”所導致的結果嗎?倘使回顧一下美國就東亞地區的各類島爭而將諸多尖端軍事裝備急速雲集敏感區域所潛藏的意涵,中國人就顯然應該思考:美國準備利用這些武器對付誰呢?

  文章指出,雖然由於中國的努力而使過去幾年舉行的東盟峰會沒有呈現令中國不快的結果,但菲律賓等國與美日等域外大國共同攪動南海事態的行為卻日益強烈。

  文章認為,美國一直是“拉偏架”的,只不過是將過去的“隱性”逐漸轉向“顯性”而已。由此也就構成這樣一對相互關聯的兩重問題。美國走上台面是源自“迫不得已”還是條件已經“趨向成熟”?如果這種路徑繼續推演,中美關係是最終走向全面攤牌還是無期限地“鬥而不破”下去?如果只將中美博弈的研究限定在各自的諸多“聲明”層面,則似乎一切意向都還處在“雲山霧罩”的不確定狀態;但如果將美“重返東亞”戰略正在付諸落實與所有涉及中國安全的重大事態作牽連性解析,其背後趨向實際上已一目了然。

  文章指出,在中日釣魚島爭議上,美國也同樣在玩弄著“隱性”和“顯性”相互交織的技巧。可以說,不論南海爭議,還是東海爭議,抑或是所有涉及中國安全的相關領域,美國都在其中扮演著製造風暴的角色;其根本主旨便是通過各種路徑對中國的正常發展形成阻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