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英媒稱由彭博出任倫敦市長 未嘗不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9 00:26:47


前紐約市市長彭博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美國傳媒大亨兼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eal Bloomberg)去年獲得英國女皇封為榮譽爵士,今年,他有意角逐倫敦市長一職。

  《衛報》刊登專欄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文章,稱倫敦和紐約其實像一個城市,兩市間的“心理距離”近過周邊的本國城市,因此,由美國人彭博來出任市長未嘗不可。文章編譯如下:

  聽聞前紐約市長彭博將參選倫敦市市長,這已成為倫敦人盡皆知的事。

  倫敦這個城市正在逐漸被分化。紐約和倫敦就像同一個城市,唯一的距離是從市區到機場,但倫敦和紐約相比本國那些內陸城市卻顯得遙遠,這就是為什麼彭博可以競選倫敦市長,而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在紐約也同樣具備競爭力,換過來看,把他們放到倫敦北郊的沃特福德或是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市,競爭力不見得很強。

  曾經有人稱紐約和倫敦作“紐倫(Nylon),”因為她們都具備多元、光鮮和過度熾熱的城市個性,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紐約和倫敦過於相似,當地人對金錢的貪婪,對燈紅酒綠的嚮往、數不盡的餐廳和永遠高企的房價,以至於我會認為紐約和倫敦能共享一個市長。

  彭博在任紐約市長任內有效抑制市內犯罪,維護學校周邊治安,同時,他還成功應對來自菸草、糖業等集團的政治獻金攻勢,有效縮小了紐約市的吸煙人數,此外,彭博帶領紐約市積極申辦2012年奧運會,為此,他把相當大部份的市財政預算用於翻新曼哈頓西區、擴大市內房屋供給,以及興建位於中城西側的高線公園,紐約的一系列市政工程都在彭博的任期內完成,而相比倫敦,該市斥資90億美元改建倫敦的東區破落工業地帶,時至今日,那裡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一片荒蕪的郊野。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