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重新認識昂山素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3 11:13:05


  如果說1988年至1990年間的昂山素季是緬甸民運領袖、反對派領導人,那麼現在,至少她的一只腳已經踏進國家建設者門檻。

  隨著預計於今年底舉行的緬甸總統大選日期臨近,昂山素季能否在憲法框架內獲得成為總統候選人資格愈加引人關注。無論緬甸修憲能否成功,只要昂山素季和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下簡稱“民盟”)恪守2013年底的承諾,無條件參加總統選舉,那麼民盟在大選中取得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並非不可想象,而且非常可能。屆時昂山素季可能成為議會多數黨領袖,對憲法規定下聯邦議院的兩院推舉總統候選人有重要影響力。只要民盟不抵制大選,選舉後緬甸的國內和解、經濟建設都離不開民盟的參與。

  過去近三十年來,當人們談到昂山素季,首先被喚起的情懷可能是同情、憐助。當觀眾因電影The Lady片尾那位失去丈夫蜷臥在地板上壓抑著哭泣的女性而動容落淚,昂山素季卻表示自己不會看那部電影——她更希望主角是緬甸人民而非自己。作為一個足以用悲情打動選民的政治人物,她果斷放棄悲情牌,反而不惜以招致支持者不滿的姿態與曾軟禁她的軍政府保持友好關係,並多次強調,自己在被軟禁期間並沒有受到虐待,雖然理解民眾希望清償歷史,但自己並沒有“復仇”的情緒。

  緬甸重啟改革道路剛剛五年,國內軍方、現政府、反對黨、各民族勢力間最稀缺的是互信。昂山素季的合作者姿態向各方釋放了明確信號:

  只要在真正的民主道路上前進,實現法治,任何問題都可以談。在昂山素季與總統吳登盛、聯邦議院主席吳瑞曼等人的合力推動下,軍方已保證將逐步減少議會兩院中25%的固定議席,經過2012年補選後的緬甸議會也開始發揮功能,議員們忙著提案、討論、否決或通過,總統和少數族裔議員的意見能得到平等機會被討論,這是難得的進步。

  緬甸的改革歷程也在自覺從其他國家或地區汲取經驗,印度、台灣、韓國、蒙古、越南,甚至南非,都曾是包括昂山素季在內的緬甸改革者學習研究的對象。如今,更多的政治觀察者也在密切關注緬甸,期待從緬甸正在進行的改革中得到啟發。

  了解任何一個國家更直截了當的方式,或許是從這個國家本身出發,努力把自己的視角置換成該國人的視角,明確利害關係後做出出自理性的判斷,而非從觀察者本國的角度出發,以舊有知識結構理解新鮮國家,以“私心”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清空自我”對於理解轉型中的社會很有幫助;再換個角度,民盟昔日的反對與如今的合作,對目前的緬甸來說都是具有歷史性的建設過程。因此,是時候把昂山素季當作一位建設者與政治家來看待,而非寄情於她作為“被壓迫的反對者”的昔日光輝。昂山素季的同情者們當愉快地忘掉悲情。

  (來源:鳳凰網 作者:張倩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