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方看空中國實屬“痴心妄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18 06:04:04


中國發展生機勃勃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在中國問題上,西方看空者一直遠遠多於看多者。新問題常會被視作預示著即將發生的危機:硬著陸、隨之而來的社會不穩定或最終政權的傾覆。痴心妄想!

  英國《衛報》9月14日載文《使用生命維持系統的并不是中國經濟》,文章說,毋庸置疑,看空者已有過糟糕的經歷。在持續35年的非凡經濟增長後,中國依然保持了7%的年增長率。誠然,這比以前低多了,但依然可傲視西方任何國家。

  西方諸多經濟評論的一大缺陷在於,眼光都未能超越下個季度甚至下個月的結果。反之,中國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需要走向何方。他們不沾沾自喜:中國領導人坦承面臨很多新的經濟挑戰。

  因此,研究世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全球作用是很有啓發性的。

  2007年至2008年,當西方經濟步履維艱時,中國經濟進行了馳援。盡管中國政府采取行動主要是出於自身利益——避免被拖進危機——但這些行動依然把西方經濟從更加悲慘的命運中挽救出來。

  在當時占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西方市場幾近崩潰的情況下,中國啓動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大型刺激計劃,促進內需并抵消出口需求的損失。這個計劃起作用了。中國依然保持了10%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是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

  另外,在最黑暗的日子過後,中國允許貨幣穩步升值,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了25%。中國出口競爭力因而降低了。同時,其經常項目盈餘也急劇下跌,從200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1%跌至去年的2.1%。試想,如果中國采取了相反的做法,讓人民幣貶值25%,其他經濟體會遭遇什麼後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