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國以外的國家的金融資產約為250萬億美元,如果這些金融資產的5%投資於中國金融市場,則需要12萬億美元、約合75萬億人民幣的中國金融資產。應對這麼龐大的資金流動,客觀需要中國擁有規模巨大的、開放的股票和債券市場。顯然,儘管QFII、RQFII和滬港通等方式都是擴大資金進出和金融市場的重要舉措,但中國距離擁有美國那樣的吞吐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倒逼金融改革
相比人民幣納入SDR的象徵、宣示意義,周誠君說,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乃至中國金融市場、金融體系要以更高的國際標準來要求自己,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動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張明認為,全球央行和私人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人民幣債券的潛在投資需求增加,可能從需求方倒逼供給方,幫助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發展出更有深度的市場,能幫助在吸收這些資本的同時,防止出現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屢屢遭遇的危機。
評級機構穆迪在11月23日發布的《穆迪信用展望》中表示,人民幣納入SDR將對目前擁有Aa3/穩定主權評級的中國具有正面信用影響。因為這將支持中國逐步放開資本賬戶等市場化改革,同時也會鼓勵跨境交易、資產組合投資和債券發行等活動中更廣泛地使用人民幣,從而減少中國發行主體潛在的貨幣錯配情況。
“開放的資本賬戶可提高中國發行人資金來源的多元化,並擴大中國儲蓄者的投資渠道,因此具有正面信用影響。但是,放開資本賬戶需要同時進行金融業改革,從而緩解影響中國信用質量的資本外流風險。”
人民幣終被納入SDR,還可能從另一方面影響中國的改革進程。
拉加德11月13日發表聲明,被解讀為人民幣的納入已板上釘釘後,英國《金融時報》在11月17日的一篇社論中表示,通過裁定人民幣可自由使用,IMF能不能保持促使中國政府進一步放鬆管制的壓力,抑或讓它滿足於現狀,人們仍須拭目以待,但至少信號表明,北京方面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人民幣被納入SDR將提振中國體制內推動開放、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治理結構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