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伊拉克博物館呼喚流失瑰寶“回家”
http://www.CRNTT.com   2024-05-18 10:21:06


5月17日,遊客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參觀。新華社發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走進位於首都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仿佛置身“文明的搖籃”,人們在這裡可以觀賞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兩河流域文明的大量文物。然而,伊拉克仍然有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這些瑰寶何時“回家”牽動著伊拉克人的心。

  年過半百的馬吉德和孫子法提哈在一個鐫刻著精美庫法體文字的石凳前駐足觀賞。展品介紹文末,赫然寫著“該文物由回購所得”,這讓8歲的法提哈十分不解:“爺爺,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寶貝卻要花錢買回來呢?”

  稚嫩的聲音打破了博物館裡的寧靜,也揭開了一道刻在伊拉克人心頭的傷疤。

  2003年,美國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入侵伊拉克。當年4月9日,美軍攻入巴格達。美軍入侵和占領期間,無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4年通過的《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公約》中相關規定,導致伊拉克博物館在戰火中慘遭洗劫,館內至少1.5萬件登記在册的珍貴文物流失。

  對此,美國芝加哥大學前文化政策中心主任勞倫斯·羅斯菲爾德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劫掠:伊拉克博物館遭劫背後》一書中直言:“美國決策者在入侵(伊拉克)前基本沒有討論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

  馬吉德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依舊義憤難平,他說:“攻占巴格達後,美軍坦克包圍了伊拉克博物館,但面對博物館內的瘋狂盜竊和搶劫,荷槍實彈的美國大兵卻無動於衷。這是伊拉克博物館的大劫難,更是人類文明的大劫難!”

  博物館講解員海德爾告訴記者,伊拉克博物館被劫掠文物的準確數字至今無法確定,大量未歸檔登記的珍貴文物下落不明,卻不時在海外非法文物交易市場上出現。“在美軍縱容下,竊賊盜走的不僅是價值連城的文化珍寶,更是根植在伊拉克人靈魂深處、千百年來延續不絕的文明血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