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對中日經濟合作不必期待過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4 11:27:59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近期,日本經濟連續發出不利信號,如負債上升、經濟增長乏力等等,很可能導致日本更加重視對華經貿合作。有學者因此認為,這將有助於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而一旦自貿區談成後,中國企業可以更加自由地進入日本市場,還有學者稱此舉可拉攏日本雲雲。

  《環球時報》發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金柏鬆文章指出,這些觀點看似對中國有利,其實不然,我們不應對此有過高期待,要量力而行。

  事實上,日本市場一直存在極強的封閉性。對此,美國人深有體會。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日美曾發生貿易摩擦戰,美國一再指責日本市場封閉,外資企業、外國產品進入日本市場障礙重重。美國駐日使館還專門撰寫一部書,系統性收集日本市場封閉性證據、資料,從日本政府政策規定的細則到行會商會明規則、潛規則全部收錄。如今,中國與日本、韓國這兩個世界著名的封閉市場一起建立自貿區,難度很大,尤其是日本市場封閉性和出口攻擊力都比韓國要強,更令人生畏。一旦中日韓自貿區承諾減讓關稅等措施,中國必將開放市場,日韓企業將從中獲益,而中國企業可能處於尷尬境地,不僅兌現不到應有成果,還可能被指責競爭力不足。由於日本市場內障礙重重,其企業、行會、商會之間交易明規則、潛規則數不勝數,中國企業甚至在中國政府支持下,也很難進入,除非日本國內沒有或主動放棄的市場,或許可以分一杯羹。

  至於通過加強中日經濟關係來扭轉日本右翼化大趨勢,效果也將微乎其微。種種事實說明,日本主流精英如安倍、麻生等人,都認為中日存在戰略衝突,與中國發展合作不過是技術性、戰術性手法,是做秀給日本國內一些善良國民看。他們內心根本就不希望中日關係改善,只是迫於某些壓力努力做些姿態,純屬技術性處理。如果中國沒有接過“橄欖枝”,這些政治家正好可以向日本國民交代:是中國不想改善,只要讓日本國民認識到不能改善關係的“責任在中國”就可以釋然。因而,主張以經濟關係拉住日本,影響日本社會,制約日本右翼勢力發展、壯大,這種善良願望基本無效。

  在全球化時代與日本合作,是中國作為近鄰不可回避,也不應回避的選擇,但我們不必給予過高期待,更不要希望做出大的讓步以換取日本讓步。事實上,只要日本政府回去給企業開個內部會,就會將中國企業在日本發展的機遇封堵。當然,日本不會徹底封殺中國企業在日本的所有發展機遇,甚至還會做出表面文章,舉出一些個案,通過媒體大肆渲染。日本政府這方面的外交策略一直相當高明,中國與日本這樣難纏的政府打交道,顯然需要處處小心,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等不要期望過高,而是應積極地、建設性地聯合美歐等國,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既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更要推動全球對中國開放市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