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職業教育“輸血”美國科技產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13:48:32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美國洛杉磯姑娘瓦尼婭·米爾並非常春藤名校的畢業生,高中畢業後只接受過職業教育,但她現在已成功進入讓許多名牌大學畢業生都十分向往的科技行業,在加州一家新興科技公司從事大數據相關工作。造就瓦尼婭的是美國成熟的職業教育體系,它正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瓦尼婭高中畢業後就開始了職業教育課程的學習。通常,她上午在一所社區學院學習計算機課程,下午到圖書館通過在線教育平台Coursera學習“數據科學”課程。

  當記者問道,這類課程是否真的能提升她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時,她的回答非常肯定。瓦尼婭說,大數據是科技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正是職業教育讓自己成為這一領域“非常專業”的人才。

  “幾乎所有我關注的工作機會都強調一點,那就是‘創造性’,”她說,“雖然名牌大學學歷的確有助於找工作,但求職者真的能做什麼才是用人單位更看重的。”

  在美國,職業教育並非考不上一流大學時“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同時,新興行業,尤其是科技行業的用人態度,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重要的是,美國許多高新科技企業並不僅僅看重文憑,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實際能力,這促進了高新技術職業教育和高科技人才市場間的良性循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關係負責人斯圖爾特·沃爾珀特說。

  美國的職業教育可以追溯到1862年頒布的《莫裡爾法案》。職業立法的不斷完善使美國職業教育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自身的發展也得到了較大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