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從現代小女孩與中國古代奇女子花木蘭的夢幻交織,到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長歷程的勵志奮鬥,再到民俗打燈籠中蘊含的離別鄉愁……巴西中文教師茹晨曦如今多了一個課堂外的講台——一本本由她翻譯成葡文的中國兒童繪本正在向巴西孩子們講述著來自中國這個遙遠國度的故事……
茹晨曦1985年出生於巴西聖保羅市,原名韋蕾娜·帕帕西德羅。在中國留學時,老師為她取了“茹晨曦”這個中文名字。茹晨曦2005年開始學習漢語,2010年從聖保羅大學漢語專業畢業,2013年進入湖北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畢業後進入聖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任教。目前茹晨曦還在聖保羅大學攻讀文學與翻譯研究生課程,主攻中國當代詩歌翻譯方向。
2021年5月,茹晨曦通過巴西愷愷出版社出版了首本兒童繪本譯作《神奇的小草》,這本書講述了屠呦呦成長為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之後,茹晨曦陸續將《誰吃了我的毛栗子》《借尾巴》《我是花木蘭》《打燈籠》等一系列中國兒童繪本翻譯成葡文,向巴西兒童介紹中國文化。
“我希望這些讀物能激發巴西兒童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學著欣賞精彩紛呈的多元文化。”茹晨曦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茹晨曦說:“我是長大後才接觸中國文化的,我想幫助現在的巴西小朋友更早一點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
茹晨曦翻譯的童書雖上架時間不長,卻已吸引不少讀者。一位巴西母親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孩子和《我是花木蘭》葡文譯本的合照。“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中國女孩兒的家國情懷,我家孩子很喜歡。”
茹晨曦回憶說,當初她出於好奇選擇學習漢語,立即就愛上了這門語言。當時老師向他們講解了“好”字的結構:一個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好”。“我覺得漢字很有邏輯性,同時也充滿了創造力。漢語蘊含了無窮無盡的知識。”
接觸到中國文化後,茹晨曦決定成為一名多元文化的傳播者。“我們(作為巴西人)上學時能接觸到的大都是西方文化,尤其是歐洲文化,我希望能在巴西講述亞洲文化,講述中國文化。”
成為中文老師後,茹晨曦驚喜地發現中國流行文化正在走入巴西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她班裡的當地學生開始使用抖音、嗶哩嗶哩等中國互聯網視頻平台觀看中國影視劇。“我們就應該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傳播中國文化。”她說:“現在大家都希望了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