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規定,“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有效發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
自恢復高考以來,文化成績一直是學生能否升入名校的決定性因素。這也造成了部分中學輕視、甚至無視體育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的狀況。2011年清華大學在自主招生中首次啟動體質測試,結果半數以上中學生得分不合格。體育成績進高考,無疑能大大促進中學生投身體育鍛煉,但也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擔心“素質體育”會變成“應試體育”。
一辯:中學體育課 至少每周三次?
正方:身體健康 方能應對緊張學習
徐建斌(學生家長):作為家長,我們知道孩子現在學習緊張,壓力大。但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通過積極鍛煉,讓身體健康,才能投入緊張的學習中。這方面學校要發揮作用,通過增加體育課保證鍛煉時間,強制孩子們進行體育運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現在孩子身體素質太差,爬幾層樓就氣喘籲籲。平時沒事就躺沙發上看電視,或者坐在電腦前上網打遊戲,根本不鍛煉身體。以後體育真進了高考,他的分兒不知得落下多少。學校一定得增加體育課的次數,至少得每周三次。
反方:備考緊張 鍛煉時間無法保證
劉靜華(海淀區某中學高三學生):很多家長都說我們整天賴在家裡,從不鍛煉身體。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現在的中學生學業負擔很重。尤其是我們高三生,備考非常緊張,根本無法保證身體鍛煉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