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會謠諑為何難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6 12:13:35


郭美美事件之後,紅會刷洗自身形象(漫畫)
  郭美美醜聞被廓清後,紅會原以為從此能翻身,可架不住現實很骨幹,謠諑又自動找上門來了。近日,有微博稱“紅十字會賣血獲利數十億元”立刻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對此,紅會負責人22日回應稱該說法嚴重失實。

  在網絡信息碎片化,汲取信息快餐化的時代,鮮有網民會理性地問個“為什麼”,進而選擇“不相信”。很多時候,謠言得以傳播,大都是主觀揣測和客觀瑕疵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如今年“賑災棉被”、“出租倉庫”等事件,盡管只是瑕疵,一經媒體、網絡放大後,立刻輿情汹汹,對紅會的批評不絕於耳。個中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公信力的坍塌是網民下意識選擇“老不信”的直接原因。《嘉興日報》評論指出,自“郭美美事件”以來,“黑紅會”似乎成了一些網友下意識的習慣,並以此為樂。盡管紅會及時辟謠,可網民還是不依不饒,如網友“@周紅濤-GFSEC”所說,“請公開無償獻血的去向,民衆質疑是因為不透明,暗箱操作!”

  網友的質疑道出了謠言產生的根本原因。《中國青年報》評論總結道,這些年來紅會之所以備受質疑,很重要的一點,還是源於制度建設上的不足,以及程序上的不公開不透明,給社會留下懷疑和想象的空間。

  那麼,紅會就活該“躺槍”、“被黑”嗎?《羊城晚報》評論說,對無中生有的謠言,紅會盡可用法律武器維權。也有理性的網友建議紅會應該有更積極的回應,而不能總是在輿論面前進行簡單的否認。《錢江晚報》評論則希望,紅會應以該事件為契機,殺出一塊真正清純的牌坊來。

  謠言讓紅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同時這也是其挽回公信力,促進自身轉型的一次機會。因此,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質疑也不全是壞事,有如忠言逆耳,盡管聽了不舒服,卻是進行監督並給予幫助。

  有必要指出,雖然“賣血牟利”讓紅會“躺槍”,但醫療領域就該置身事外嗎?恐怕未必。對此,《揚子晚報》評論稱,無償獻血到臨床供血的成本分攤一直是筆糊塗賬,“血疑”之問一天不解,謠諑難除。(來源:濟南時報 作者:羅曉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