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校不能整天忙著改名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3 22:56:58


  在存續了半年多之後,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的“四川醫科大學”的校名再次更改。記者了解到,新校名“西南醫科大學”的招牌已經掛上。

  四川醫科大學的前身是瀘州醫學院,2015年6月1日,教育部發文,同意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和原名瀘州醫學院相比,改名後的四川醫科大學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瀘州變成了四川,學院變成了大學,瞧著順眼,想著順心。不過,四川醫科大學這個響亮的名字可謂是命運多舛,改名伊始,就引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校友的抗議,其過程和是非不必贅述。

  從地域角度上看,西南要比四川更為廣闊,四川醫科大學改名西南醫科大學,新校名并未跌價。對四川醫科大學的前身——原瀘州醫學院來說,新校名存續半年多就在他方壓力之下再次改名,雖然有點難為情,但依然是一場勝利——不論怎麼說,“學院”的外衣被脫下了,順利穿上了“大學”的新衣。

  在中國,高校很熱衷更名——更名的原則是高大上。高校由學院更名大學的,每年都有很多家。熱衷更名的,除了學院自身,還有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高校由學院變為大學,絕不僅是更名這麼簡單。高校雖是做學問之地,但高校以及高校領導都有行政級別,學院更名為大學後,領導的行政級別和待遇一般會跟著提升——高校領導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也有在官位上追求“進步”的權利,外人不好指責。而高校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門也十分樂見并積極推動學院更名大學,因為大學比學院響亮,不僅能給自己掙到“面子”,還有助於引進、留住高端人才,當然更重要的是能給地方和主管部門主政者政績“加分”——即使不能“加分”,也絕不會“減分”,何樂而不為?

  很多學院更名大學,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面子工程”而已。大學,重要的不是名稱響亮,而是其辦學精神是否獨特、深邃。人不能缺少精神,大學亦是。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大學的精神,但所有的大學精神都有著共同的本質特征,那就是具有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這其中,創造精神是大學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大學在社會有機體中保證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高校,從建校伊始就一直使用“學院”的稱呼,但這并不會降低它們在公衆心中的名校地位和聲譽。這些世界名校不是整天忙著改響亮的名字,而是忙著搞創新,這能够確保它們一直站在世界先進教育的最前沿,始終作為世界先進教育和科學的引領者。而中國的高校,雖然口頭上也喊創新,但更喜歡在表面下功夫。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校園面積越來越大、在校學生越來越多、校名越來越響亮,但校風越來越鬆散、教學成果越來越少、教育質量和水平越來越低。

  毫無疑問,沒有獨特的又具有共性的大學精神的高校只是一具空殼。從這具沒有思想和創造精神的空殼裡出來的學生,可能也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創造精神。每所高校都應該有自己的大學精神,當每一所大學都有了自己的大學精神,大學就不再盲目追求蓋很多很多的大樓,頻繁更換響亮的名字,而是以全面人才教育為使命,擔負起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各方面、多層次人才的重任。

  總之,高校可以并且應該擁有一個好聽又匹配的名字,但不應該整天忙著改名字而忘記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荒廢了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舍本求末的事幹不得,切記切記。(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謝慶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