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人闖紅燈全家學交規”契合法治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1 22:32:58


  據《海南特區報》8月17日報道當前,海南三亞正舉全市之力全面推進“雙修”“雙城”建設,三亞交警全員參與其中。然而,在三亞街頭,還是經常會看到電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為確保電動車安全有序行駛,近期,三亞交警對電動車行駛機動車道、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持續整治。8月10日下午,三亞交警采取新的辦法——便衣蹲點采用執法記錄儀對交通違法行為人進行曝光,并前往闖紅燈行為人家中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所用的標題——《一人闖紅燈,追你到家裡,全家學交規》,可能會讓一些人產生誤解,以為個人闖紅燈之後,家人要承擔某種“連坐”責任。實際上,交警針對闖紅燈者的家人上門普法并不是一種處罰問責措施,而是一種道路安全教育手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并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據此,交警向公民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既是權力,也是義務,三亞交警對闖紅燈者上門普法,在其家中開展道路安全教育,符合法律精神,是一種教育善政,彰顯了教育主動性,彰顯了教育責任感,并不是“連坐”,也不是亂作為。

  一般而言,闖紅燈、亂穿馬路等違法違章行為既暴露出行為人個人法律意識、道路安全意識的淡薄,也暴露出行為人家庭集體法律意識、道路安全意識的淡薄。尤其是經常闖紅燈、亂穿馬路的人,他們的家庭也往往缺乏一種懂法守法的環境和氛圍,缺乏對道路安全規則和底綫的敬畏,如果只對行為人個人進行教育或處罰,教育糾偏效果有限,即便取得一定效果,也很容易負面反彈。而交警對違法違章者的家庭成員進行集體教育,向他們宣傳講解法律法規,給他們播放交通事故的案例視頻,讓他們知道闖紅燈等行為的風險和危害,能够讓家庭成員都產生觸動,都受到教育,使家庭成員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底綫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集體提升,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監督,相互提示,相互教育,相互促動,有助於形成一種良性的家庭守法氛圍。這樣的集體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騎電動車闖紅燈者為對象,對症下藥,開展入戶教育,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也需要交警付出更多責任和努力,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值得點贊,也有推廣的價值。(來源:銀川日報 作者:李英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