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是誰讓特權在馬路上狂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6 11:04:51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在河南省沈丘縣采訪時發現,在沈丘縣城道路上,一輛輛未懸掛機動車號牌的執法車呼嘯而過。而在諸如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城建局、縣環保局等局機關院子裡停靠的行政執法車輛,多數也未掛牌。有幾輛停靠在路邊的警車,也未懸掛車牌。

  對此,記者多方反映,但毫無結果。因為事後記者回訪時,無牌執法車輛依然故我,情況未有任何改觀。

  其實,這樣的事,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老百姓基本上都習以為常,誰叫人家有權有勢呢。

  小馬飛刀今天不說執法犯法,不講交通法規,因為這些可以說是常識問題了。你老去給一些官員講常識問題,挺無趣的,那就說說特權這個話題。特權意識自古有之,《禮記•曲禮》中就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記載。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過程中,當官的是“官老爺”、“父母官”。由於是“老爺”或者“父母”,官員與子民的地位就有所不同,當然可以行使懷中大印帶來的種種權力與便利,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裡。現階段,這些思想依然還殘留在有些領導幹部的腦海中,而且往往以這些人為中心會形成一個特權階層,其中包括家屬、秘書、司機等。更有甚者,一些權力部門的普通工作人員仗著部門的威信,只准他們給別人發號令,不准別人和他們講道理,可以說是肆無忌憚。

  特權意識的弊端一是破壞社會公正。一些人卻借助特權肆意破壞社會公正,侵占公共資源,不勞而獲,使得社會內部的貧富差距被惡意拉大。二是敗壞社會風氣。特權現象會助長社會權利崇拜,形成錯誤思想觀念,破壞社會形象,影響社會信任,敗壞整個社會風氣。三是滋生腐敗,脫離群衆。平日身居政府大院,吃飯有厨子,開會念稿子,出行坐轎子,與群衆的生活像兩條平行綫,怎麼可能有共同語言呢?可以說,特權意識是幹部領導腐敗貪污滋生的溫床,以權謀私,勢必會污染政治環境,致使黨群幹群關系的緊張甚至脫離群衆。

  特權意識是對法律的挑戰,是吞噬社會和諧的毒瘤。而“法治”的意義,在於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踐踏,任何人和組織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中央反腐屢出重拳,就是要昭示: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將個人私欲淩駕於黨紀國法之上,必然逃不過法紀懲治。我們期待著,對那此狂奔在路上的特權現象,有關部門能動點真格的。(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小馬飛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