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攝像頭下如何均衡公益與私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5 11:17:56


  外出旅游住酒店,很多人擔心房間裡裝有攝像頭,這種顧慮或將被立法打消。公安部日前發布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擬規定,旅館客房、集體宿舍以及公共浴室、更衣室、衛生間等可能洩露他人隱私的場所、部位,禁止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設備。

  現代城市,人們幾乎生活在攝像頭下,從街道到商場、從學校到醫院、從地鐵到社區,無數探頭全方位“監控”著每一個人。這種透明化的環境,既有助於打擊犯罪、維護公共安全,也給公衆的隱私權帶來風險。作為一種公共政策選擇,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目的是解決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執法力量不足或不在場難題。但是,倘若缺乏管理規範,尤其是視頻圖像信息在采集、傳輸、使用過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監管,便極易侵犯到公民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

  比如,2008年上海地鐵的一段吻別視頻被上傳到網絡後,點擊率超過10萬次;2015年一個名為“俺瞧瞧”的視頻網站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監控攝像頭所拍攝的實況;“成都177處公共區域監控被直播你怎麼看”等類似話題不斷;還有備受關注的“優衣庫視頻事件”,等等。凡此種種,都一再表明,攝像頭下人人都有被“直播”的可能。為此,意見稿采取公共安全與公民私權兼顧的立法思路,規定可能洩露他人隱私的場所禁裝攝像頭、采集視頻圖像信息至少留存30日、個人違規裝攝像頭最高罰5000元等內容,較好回應了“攝像頭”時代公衆對於個人信息權益的訴求。

  在肯定立法思路的同時,也要看到立法的精細化程度還不高,應對實踐中的突出問題還不足。例如意見稿規定,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應與民宅保持合理距離,但如何才算“合理距離”?執法裁量標准還需進一步細化。又如,意見稿賦予使用單位一定的管理義務,嚴格控制視頻信息的查閱、複制和傳輸,但對管理方、使用方、監管方等相關主體的責任劃分還不細致、不明確,對政府部門查閱、複制或調取視頻信息的規範力度還不够。如何防止政府部門在突發事件中以“攝像頭壞了”或是“視頻不見了”搪塞信息公開?這都需要作出更嚴格的責任設計,并對私自删除、修改信息或不當使用信息的行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公共場所的安全與隱私,并非天然相衝突,只要理清邊界、規範底綫、強化責任,把維護安全的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劃出不能觸碰的紅綫,確立起公民權利不可觸犯的底綫,就不難實現公益與私益的平衡。(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兵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