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孩子晚入學,也沒什麼不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8 15:12:04


  入學、升學季將至,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文件中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引發廣泛關注。事實上,這并不是什麼新提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回複新京報記者稱,這是依法重申現行制度和做法,教育部不會統一規定具體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只不過這是教育部辦公廳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中首次提及入學年齡。

  盡管,教育部只是重申現行制度和做法,不過,對很多不了解情況的公衆來說,卻像發現了新大陸。因為,按照規定,地方上實際上有權力更改小學入學日期限制。這也不可避免,引起社會對這個問題關注。

  對未來可能改變小學入學年齡要求,家長擁護,而學校老師多有保留。老師的意見,主要是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相差幾個月,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都有明顯不同,班上下半年出生孩子增多,老師的管理難度就會加大。

  坦率地說,這種意見,也值得商榷。因為其反映了學校管理中的教師本位觀念。但是,改變小學入學年齡要求,很多家長叫好的同時,爭議也紛至沓來。比如隔年出生,孩子生日在1月份的很多家長也有意見,我們孩子也就晚出生幾天,為什麼上學就要晚一年?

  看來衆口難調,按這個思路,這個截止時間不管卡在哪一天,都會惹起爭議。問題還是在於,很多家長總感覺孩子晚一年上學,似乎要吃多大虧似的。

  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競爭焦慮在孩子身上的心理投射。

  很多家長之所以在孩子上學年齡的問題上糾結,也很好理解。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綫上。雖然,輿論批評了很多年,但是,“不能輸在起跑綫上”的心理似乎并沒有被拋棄,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年來,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這種心理需求,一些幼兒園居然也辦起了“總裁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化更是成了普遍的亂象。甚至,很多城市還流行起了主打“嬰幼銜接”階段的早教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