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做號”亂象拷問平台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1 23:43:15


  自媒體時代,給了那些能寫會寫的原創作者無限可能的平台,也讓一些抄襲拼凑、粗制濫造者充斥其中。同樣是出於對10萬+的渴求,普通原創作者需要多年的積累,外加花上好幾個小時撰寫編排一篇文章,而做號者只需從貼吧、微博、微信、門戶裡摘300~500字,加上自己的“修飾”和“想象”,再貼三五張圖,取一個標題發布,整個過程也不過十幾分鐘。

  對於那些專業做號者來說,內容紅利的誘惑力巨大,令其垂涎三尺。多個自媒體平台為鼓勵原創,相繼推出廣告收入補貼機制、原創補貼等政策,補貼的高低與閱讀量等指標的高低掛鈎。也就是說,只要能獲得高閱讀量,那就是真金白銀的收入。然而,在金錢的誘惑下,口水化、重複性的“爆文”充斥網絡,必然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嚴重破壞整個自媒體生態。

  面對“做號江湖”的日益壯大,自媒體平台自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實際上,自媒體平台也意識到了問題,有的提供舉報抄襲的途徑,有的引入第三方維權機構。然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以舉報為例,目前,各大平台普遍提供了抄襲舉報渠道,但是,一方面舉報依賴於原創者主動發現,另一方面需要後台人工審核,舉報效率低下,就算最後删除侵權的文章,侵權者的傳播目的也已達到。

  至於第三方維權機構規模有多大,能否產生形成可持續性的機制,也有待評估。而且一旦侵權被確認,僅僅删文、封號的處罰力度也有限,平台和網絡監管部門應該從經濟方面入手,收回侵權者的不當得利,甚至進行額外處罰,讓他們體會到痛感才能有所收斂。

  對於習慣了手機閱讀的公衆來說,信息傳播早已進入快速消費時代。以至於有一種說法:標題是否足够吸引眼球,決定了讀者手指是否能點開。但是垃圾食品吃多了終究會導致營養不良,缺少優質內容的自媒體平台,難以持久繁榮。所以,應該享受內容紅利的不應該是那些騙流量的劣質內容,而是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原創內容。(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韓金惠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