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整飭“做號”亂象 自媒體平台須更有作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1 23:44:30


  據媒體報道,自媒體江湖出現了一群或單打獨鬥或團隊作業的“做號者”,和兢兢業業的正規運營者不同,“做號者”獲取高流量并不需要絞盡腦汁做原創,而只需軟件和套路加持。具體而言,他們主要通過直接抄襲、拼凑洗稿、巧立標題、撩撥情緒等方式低成本地制造所謂的爆款文,“高效低質”“抄襲造謠”成為這條流水綫上的關鍵詞,而獲取高閱讀量以及隨之而來的高收益則是他們的目的。

  目前,自媒體依然站在內容紅利的風口上,基於此而產生的億級日活量和廣闊投資空間,使得任何一件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後果的事情都值得引起重視。仔細爬梳可以發現,在這些帶有誇張性、重複性和虛假性的內容中,煽風點火式的情緒化用詞幾乎成為標配。無疑,缺乏責任心卻具備公共性的內容生產及傳播會造成諸多不利影響。

  第一個層面體現在洗稿式抄襲對原創內容的傷害上。憑借洗稿軟件重組他人原創內容并獲利,這自然是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乃至侵犯。第二個層面體現在“做號”產業鏈化對行業生態的破壞上。“做號者”背靠的這種違規操作機制就潛伏在自媒體平台的日常運營之下,其給整個行業留下的隱患不可小覷。第三個層面體現在虛假信息對輿論的不良引導上。低質內容和高閱讀量的結合會增加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最終可能對當事人、事件本身及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作用。

  針對這種侵權和造假情況,各平台現有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用戶舉報渠道和後台人工審核,進而采取删文或封號措施。這在應對偶發的違規行為時的確奏效,但在處理基數較大的“做號”問題時顯得相對吃力。對此,接下來平台方面務必要進一步細化審核標准、延展整飭範圍、增強打擊力度,真正切斷“做號者”的核心利益鏈條。

  “做號”現象折射出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出現的內生問題,其短期內的欣欣向榮帶有長期的欺騙性。任何一家以原創優質內容為安身立命之本的自媒體平台,在劣質爆款文表面的高流量面前,都應時刻保持自省和警惕,做到及時分辨、有效遏止,唯有此才是留住用戶和良性發展的長久正道。(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石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