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見死不救的冷漠,也有從衆心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9 20:29:26


  6月7日,微博認證為資深車評人的用戶“袁啓聰”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中疑似一名身穿淺色上衣的年輕女子在夜間走斑馬綫過馬路,低頭時左側一輛疑似出租車的小車將其撞倒并徑直離開現場。大約1分鐘後,同一方向的另一輛SUV駛過并直接從她身上碾過。讓人寒心的是,從被撞到二次碾壓的1分鐘內,10餘輛途經車輛和約20名經過的行人,無一人上前施救。

  年輕女子遭遇車禍,躺在血泊中,經過的車輛和行人無一上前施救。這一事件帶來了一個沉重話題,那就是他們未免太冷漠。甚至有網友氣憤地稱,他們是人來人往的一群行屍走肉。

  筆者以為,從無人上前施救的表象看,給人的感覺的確很冷漠。但要說他們已冷漠到行屍走肉的程度,筆者堅決不苟同。從報道來看,這名女子出車禍的路口,沒有安裝紅綠燈。沒有安裝紅綠燈,也就意味著沒有安裝監控設備,這應是肇事司機膽敢逃逸的主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排除經過的車輛和行人,也會因擔心無監控為自己的施救作證而離去,畢竟做好事被訛的事屢見不鮮。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他們不是冷漠到行屍走肉的程度,退而求其次總可以吧,為什麼他們連個報警電話都不曾打?這一問仿佛把這一議題置於無解,其實也不然。所謂冷漠到行屍走肉,是講一個人已無情到沒心沒肺。可從我們的社會看,一幕幕救人接力賽在不斷上演;面對見死不救,網友在網上更是義憤填膺。我們能因此說,人的冷漠會分地區分時段?抑或說,見死不救的都在網下,舍己救人的都在網上?這一邏輯顯然講不通。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救人在這一事件中全綫塌方?在筆者看來,除了有人確實擔心被訛、有人確實無情外,剩下的人跟著冷漠,主要是受到了從衆心理影響。也就是說,見死不救的冷漠,也有從衆心理。衆所周知,人都普遍存在從衆心理,并表現在不同事件中。人們之所以該“出手時沒出手”,是因無人做表率去帶好頭,於是在你看我、我看你中都沒有行動。當這一看客表現越發持續和擴大,即便再有人想“出手”,囿於自己與看客群體不一致造成的壓力,最終也會令其趨向於他們。就拿這一事件來說,如果在女子被撞的第一時間,有人帶頭去施救,可以肯定地說,後面自然有人跟進。而且不出意外,救人接力賽也同樣能上演。可惜的是,這次的施救沒有出現見義勇為的領軍人物,在從衆心理的作用下,才轉向了塌方式冷漠。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次塌方式冷漠,都是非常讓人痛心的。如果長此以往,勢必帶來今天的慘狀,就是我們明天的遭遇。因此奉勸所有人,為了拒絕世間冷漠,我們都該從自身做起,去搶先見義勇為和助人為樂的領軍人物。這樣的人越多,從衆心理的正面效應越被我所用,社會的溫度自然也會隨之大大提升。(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恩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