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女子被撞無人施救,再遭碾壓致死,拿什麼拯救冷漠人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9 20:30:10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女子在斑馬綫上被撞,無人施以援手,一分鐘後遭二次碾壓。

  回看短短一分多鐘的視頻,最令人痛心之處,是女子在第一次被撞後近一分鐘的時間裡,還曾掙扎著抬起頭,但多輛汽車和20多名行人路過,無一人伸出援手,致使她遭遇了另一輛汽車的二次碾壓。

  “人心冷漠”至此,譴責都無從說起。而我們對此還并不陌生。這不就是5年前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再現嗎?

  2011年,一個2歲的孩子走在巷子裡被撞,當時也有18位路人經過,但無一停留提供幫助,致使孩子幾分鐘後又被第二輛車碾過,最後,當一位拾荒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并找到她的媽媽再送至醫院,為時已晚。當年“小悅悅”的離去引起了關於“人心冷漠”的大討論,但五年後視頻中旁觀者的反應可有任何改善?

  再往前追溯則是紛紛擾擾的“彭宇案”。2006年至今,事件結果幾度翻盤,很多人早已不記得“彭宇案”的細節,也不那麼在乎最後的判決結果。但這事留給社會最大的記憶卻是那句:老人倒了,不能扶。

  這句話的影響何其深遠。即便這些年不斷有人呼籲助人為樂的美德,甚至有人還專門通過搜集數據的方法證明“老人還是可以扶的”(真相最終可以通過監控錄像、目擊者作證等被還原),但悲劇再起時,不管是徹頭徹尾的漠視者,還是個別想要上前卻被拉住的身影,都在告訴我們,“彭宇案”的陰雲從未散去。

  大量社會實踐顯示,心理層面的影響發生後,數據也不再管用。比如很多人覺得坐飛機很不安全,即使數據表明飛機失事的概率是每年470萬分之一,被雷劈死的概率都有190萬分之一,他們并不願意改變認知。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後,還有更多人被強化了“坐飛機不安全”的意識。

  我們或許可以從中領會到“彭宇案”與“救助恐懼症”之間的關聯。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忍不住要問:如果人心向善可以通過道德呼籲和感化完成,還要法律做什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