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生真的可以和填報密碼一樣,交給他人保管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7 21:16:33


  高考半年前,某省高考網上報名通道開啓。該省某中學一些畢業生介紹,學校以“統一保管”為由,要求高三學生提供自己的報名號和密碼。原來,該校希望更多尖子生報考北大、清華等名校,不要擅自填寫志願。於是,家長和考生本人在填報志願過程中掌握的信息反而最少。

  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學校侵犯了學生的個人隱私。畢竟,報考密碼對考生的前途至關重要,應該由本人掌握。當然,根據學生們的共同回憶,校方雖然手握著密碼和賬號,但從未擅自登錄修改過任何人的志願。校方這麼做,也是為了讓學生“選擇最好的平台”,可謂用心良苦。

  只是,我們的人生真的可以和填報密碼一樣,交給他人保管嗎?

  其實,如此場景似曾相識。“為你好”歷來是這個社會中百試百靈的殺手鐧。雖然校方沒有強行更改志願,但對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們來說,勸說的殺傷力是不言而喻的。當年,我最想報考的是歷史系,長輩們卻一致認為,這個專業不好找工作,才讓我如今在屏幕前拼命碼字。在旁人看來,這個選擇帶給我的結果并不差。可是,內心飄蕩著的那一絲遺憾時刻提醒著我,也許我也能擁有另一種人生,不是嗎?

  我想,該校的決策者一定不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粉絲。《地下室手記》的主人公慨嘆,“有些人明知道,也就是說完全懂得自己的真正利益,可是他們硬是把自己的利益擺到次要地位,奮不顧身地要走斜路……”如果世人的一切行動都以利益為目標,以理性為准則,又何來舍己為人的崇高?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到底是擁有自由意志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校也從保管學生的密碼中謀取了利益。為了盡可能提高清華北大的錄取名額,該中學鼓勵高分考生填報這兩校錄取分數綫相對較低的國防生和醫學院。從2014到2016年,該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的畢業生人數穩居全國中學的前20名。這其中,國防生和醫學生占有相當的比例。

  考清華還是北大,對大多數考生來說是個奢侈的煩惱。考生進了名校,學校得了聲譽,似乎也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有人認為,在殘酷的競爭中,能生存下來比什麼都重要。只是如此一來,在填報志願的博弈中,個體的志趣退到了最次要的地位。對這些同學來說,代價是否有些沉重?畢竟,人生無法重來。

  此事又一次讓人追問教育的意義:我們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學生?比起北大和清華,身體和靈魂都擁有自由,也許更為重要。(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李勤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