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消息并沒有得到中國方面的證實,卻把“菲傭”的話題再次推向熱搜。比照內地的“家政荒”,這個消息愈發有板有眼。逢年過節家政市場一人難求、日常生活專業保姆跪地難找、金牌月嫂薪酬早已過萬……對專業家政人員的迫切需求,已經成為目前中國一個頗為棘手的社會問題。
“菲傭”一直被擋在政策的門外。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禁止個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聘用外國人,除非是特殊需要。為此,有人大代表曾建議修改《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中“禁止個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聘用外國人”的規定,放開相關政策。
禁不掉的永遠是需求。隨著中國富裕人群的增加,很多家庭對“菲傭”充滿想象,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家庭面臨“分工”困境,致使灰色“菲傭”長期存在於內地的“地下人才市場”。在政策與市場的扭曲狀態下,非法中介的腰包迅速鼓了起來。
幾年前,一部關注“菲傭”的電影《爸媽不在家》奪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影片的名字直白地道出了“菲傭”在現代社會的特殊價值。
工作壓力巨大、夫妻雙雙全職在崗、老人身體精力受限或延遲退休仍在工作……於是,忙碌的新一代城市中產階層不得不把孩子交給有專業精神的家政人員。在經濟模式上,菲律賓的策略或許是對的,他們為全世界,尤其是亞洲新興富裕階層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家庭服務。
“菲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作為舉世聞名的專業性家政人才,憑借已經形成的品牌效應,“菲傭”幾乎是成為了菲律賓海外勞務輸出的“名片”。“菲傭”無論是服務技能還是服務態度,都近乎無可挑剔。“菲傭”大都是中專以上學歷,接受過一流的家政培訓,對工作一絲不苟;會說英語,能够勝任孩子基本的日常交流;索要工資合理,這樣的家政人才自然受到雇主的歡迎。
灰色“菲傭”能否解決家政服務困境?回答這個問題并不容易,但至少引入“菲傭”合法化會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新辦法。“菲傭”體現著“訓練有素”的價值,這種價值在家政市場經過比較而越發彰顯。
有比較和競爭,才會讓一個行業更好地發展。外來的“菲傭”很可能倒逼家政市場職業化、標准化、專業化,從而促進本土家政服務員形成職業精神和競爭意識,如果能够有效引進管理“菲傭”這一外籍勞工市場,也將有利於促進整個家政服務市場升級提質,通過開放促改革,引導市場價格回歸理性。(來源:北京商報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