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騙術“圍獵”老年群體如何破?服務保障需跟上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18:31:48


  老人買紀念幣被騙百萬,女兒:他到死沒咽下那口氣。春節前,多地曝出老年人被騙的消息。在保健品推銷、高價售賣紀念幣收藏品、“會銷”、高息理財等各種騙術的“圍獵”下,一些老人少則損失數千元,有的被騙光一生積蓄,負債累累。近年來,多個機構做出的調研報告顯示,老年人已成為詐騙的主要受害人群。

誰帶老人走出騙術“圍獵”?

  在如今互聯網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新趨勢下,針對老年人的騙術更是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盡管媒體經常曝光提醒,盡管不少老年人文化程度不低,但仍然掉進騙子“挖”好的陷阱。老年人為何屢屢被騙?針對老年人的詐騙行為為何這麼多年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背後暴露出的種種漏洞不容小覷。

  越來越多信息表明,針對老年人的騙局,正呈現變形、擴張和蔓延的態勢。并且,隨著此類行騙行為的遍地開花,相關騙術也變得越發“縝密”。從某種意義上說,針對老年人的騙術,已成了一種專門性的“學問”:行騙者從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并將之標准化、普及化。於是我們看到,在一些保健品、收藏品公司的內部,“如何獲得老人信任”“老人的心理”成了上崗培訓課程;受訓之後就算新入行者,也很快能成為老人的貼心人,迅速上手業務……

正視老年人易騙背後的現實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老人只會越來越多,這個群體也只會越來越龐大。這也意味著,一方面,管理和服務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有必要從現在抓起,從細節抓起;另一方面,這個群體一旦出現上當受騙,關乎的已經不只是這個群體上當受騙的事,而是社會的穩定。

  一句話,當騙子都已經有組織有預謀了,我們不能不加以重視,不能不拿出對策和措施,眼睜睜看著騙術“圍獵”老人成為老人之痛之後成為家庭和社會之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