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數據殺熟亟待升級監管“絕殺技”
http://www.CRNTT.com   2019-04-01 21:48:40


  去年以來,大數據“殺熟”問題備受關注,事件曝光後,涉事企業均表示否認,最後結果往往也不了了之。昨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19年大數據殺熟的調查結果,有近9成受訪者認為該現象很普遍,但只有少量會選擇投訴。

  一個名喚“不信任”的幽靈,在互聯網世界的上空徘徊,而當它降落到了人間,就從它千百個身相中選出一種告於世人,名曰:大數據殺熟。調查顯示,網購平台、在綫旅游和網約車等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最多,成為重災區。此外,還有不少被調查者經歷過外賣類APP、視頻類APP、電影類APP或網站大數據“殺熟”。這種情況在旅游業更為普遍,而且大數據殺熟在旅游業更隱蔽。也就是說,當我們被旅行業的公司“大數據殺熟”時,很可能還勸自己說是正常現象!

  大數據給營銷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收集用戶的資料實現用戶運營,根據客戶的喜好來針對性的進行服務。當然,這種服務除了適合客戶的推薦,也包括分析用戶的偏愛,和提供針對性的價格。自從有了網絡,消費者就能在不同網站間比價,這樣賣方買都就顯得很“無力”。不過,熟客一旦變成了徹底的信賴,那麼,商家也就有機可乘了,更不要說,互聯網大數據可以讓殺熟手段如此隱蔽。

  本質上說,大數據技術并無原罪,之所以衍生的“殺熟”現象,說到底不過是一種商業宰客的“套路”。這一定價“潛規則”,正是依據大數據所形成的用戶畫像和消費習慣進行精准溢價。它就像潘多拉墨盒裡的欲望一樣,只要一旦被釋放出來,它就能借助人們對科技寡頭的不信任而快速長大,進而存活在無數互聯網用戶的腦海之中。

  有人說,大數據殺熟,是懂你的人,反而傷你最深。“大數據殺熟”的出現,意味著商家手上海量的用戶個人數據與消費者的信息占有之間已經出現了極端不對稱的信息鴻溝。互聯網這個原本應該讓價格更透明的地方,卻在豐富數據和商家賺盡每一分利潤的驅動下,變成了價格最不透明的地方。一根HDMI連接綫真正的價格是多少?恐怕很難說清。

  大數據殺熟的“技術的貪欲”實際上是急功近利的耍小聰明,是像法國路易十四所說的那樣:“我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的一種短視眼光,搞一錘子買賣,最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般來講,熟客都是最可寶貴的。拉一個新客戶比留住一個老客戶要付出數倍的成本,而且老客戶對外的推薦更是企業可以持續健康發展的源泉。大數據殺熟的“技術貪欲”當不斷升級監管新版本,用監管的“絕殺技”,嚴重把控大數據殺熟的營銷行為,既要求擁有技術者不丟失克制的美德,更應構建與大數據發展相適應的消費權利觀念。在技術進步與個人權利之間尋找利益博弈的焦點和維權的平衡點。(來源:東方網 作者:左崇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