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在智能手機高度普及的當下,手機不再是單純的通話工具,其承載了諸多學習、工作、社交、娛樂等功能。應該說,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對於廣大未成年人而言,正確使用手機,不僅關乎他們的學業,更影響著他們身心健康成長。所以,對未成年人尤其廣大中小學生使用手機“立規矩”很有必要。
管控中小學生使用手機需合力而為。首先,家長應負起監護責任。要知道,學校可以管住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而家長不一定能管住孩子在家玩手機,一旦孩子沉迷手機,很可能即便身在課堂,也會心在手機上。所以,家長應盡到監護責任,要積極配合學校的管理。
其次,手機依賴症不只部分學生有,老師也有,布置檢查作業,利用家校群管理學生,老師經常用到手機。既然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老師也要回歸傳統教學,不用、少用“雲模式”教學。
再次,對於相關企業而言,也應盡到社會責任。而讓未成年人遠離手機傷害,就有必要在防沉迷上多下功夫。
最後,提升未成年人網絡媒介素養也亟待重視。網絡是把雙刃劍,從其積極的一面來看,在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所以,對於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禁”不是目的,其終極目的是讓他們科學正確使用手機,也就是所謂的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促進他們的成長。(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楊玉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