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銀行卡遭盜刷可索賠,司法為公衆權益撑腰
http://www.CRNTT.com   2021-05-27 17:02:07


  針對銀行卡盜刷的問題有了最新的針對性規定。5月25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指出:發生偽卡盜刷交易或者網絡盜刷交易,借記卡持卡人基於借記卡合同法律關系請求發卡行支付被盜刷存款本息并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長期以來,銀行卡被盜刷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一些民衆。《規定》的實施,系統性地規範了各方權益,體現了司法貼近民生、護航公正的責任擔當,并為數字經濟下的交易支付提供了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司法保障。

  當前,我國已是國際上最發達的移動支付市場之一。但當無現金交割融入日常生活後,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搜集個人隱私信息,制造偽卡盜刷、網絡盜刷的問題層出不窮。有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網統計銀行卡盜刷共7095次,累計造成客戶損失1.83億元。這個數字觸目驚心。

  銀行卡交易牽涉面廣泛,個中關系複雜,厘清這一複雜關系、處理糾紛,是《規定》承載的重要使命。《規定》基於公平和誠信原則,圍繞銀行卡盜刷中的行為規範、權責厘定、舉證責任,以及損失責任分擔等問題進行了司法規範,有力保障了用戶權益。

  《規定》實施前,銀行卡盜刷由於牽涉面廣,且受不同主體舉證責任和舉證能力不同等因素的影響,持卡人與銀行的利益都會受到威脅,但風險最大的還是持卡人一方。現實中,一旦銀行卡被盜刷,往往持卡人承擔了先行賠付責任,而其能否挽回損失,只能等到相關案件結案後才能知曉結果。

  這不僅給持卡人承受了較長的時間成本,也不利於有效打擊“盜刷”。因為若不能基於公正和誠信原則配置好責權利關系,就會出現一個尷尬的局面:有舉證能力和舉證責任的缺乏舉證意願,而缺乏舉證能力的當事主體承擔了實際損失,卻無法有效舉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