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藝人以靈魂交換流量 遲早淪為下一個吳亦凡
http://www.CRNTT.com   2021-08-03 20:02:49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娛樂行業擴展迅速,在不斷“造星”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粉絲,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行業的發展促使資本、平台趨勢而來,在“流量為王”的單一論斷指引下,“飯圈”亂象紛紛出現。

  2021年上半年《青春有你3》的粉絲倒奶事件和最近吳亦凡因涉嫌強奸被刑事拘留,其中所體現的問題已經超出了產業中的某一個環節。而是一個涉及藝人、藝人團隊、平台、資本、創作方、粉絲等多方面的綜合問題。為了從混亂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新京報特別邀請到行業內多方專家,從各自領域分析原因并給出解決方案,希望通過充分討論,讓各方明了如何營造一個“清朗”的娛樂圈。

  最近震驚各界的吳亦凡事件,不僅引發業界對流量明星生態的檢討,同時也是一次“敲山震虎”,讓所有流量明星反躬自省——重新看待流量,重新省思自己的作為。事實上,在吳亦凡事件之前,飯圈的亂象并不鮮見。從網絡暴力、相互攻訐、畸形控評、數據造假,再到《青春有你3》的“倒奶打投”,輿論更多的是反思資方、平台和粉絲的責任,藝人往往被忽略了。在飯圈亂象中,藝人扮演怎樣的角色?

藝人不能“神隱”,需對粉絲進行理性引導

  很多時候,粉絲之間撕得天昏地暗,或者粉絲與工作室鬧得水火不容,藝人那裡仍然風平浪靜。藝人習慣保持沉默,好像外面怎麼鬧自己都毫不知情。藝人的不發聲、藝人的沉默,本質上意味著藝人對責任的推卸。原因主要是藝人要維護某種超然的、完美的形象,一發聲可能就意味著會得罪某一部分粉絲。

  就比如經常有粉絲撕工作室,怎麼把藝人的造型搞那麼“醜”,藝人為什麼接了這樣的“爛作品”。可事實上,很多流量明星都擁有相當、甚至是絕對的話語權,造型基本是他自己選擇的,作品也得他答應才會接。藝人擔心的是:如果他親自道出真相,反倒“破壞”了自己的形象,也讓粉絲的“好意”顯得“幫倒忙”。因此,網友已經習慣了藝人的“神隱”,藝人也幾乎放棄了發聲的能力,放棄了對粉絲的理性引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