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仙境”變“陷阱”,“照騙”不會有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21-10-21 21:47:19


網絡平台中與網友實拍的伏羲山天梯(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網上令人向往的“少女心粉紅沙灘”,實際只是一堆土褐色的粗糙沙土;號稱能“輕鬆解鎖韓式電影劇照”的海邊複古藍房子,現實中僅是一間破破爛爛的平房……近日,“我再也不相信小紅書了”和“小紅書的網圖濾鏡有多強”等話題,接連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吐槽,部分博主發布景點照片時過度使用濾鏡,誘導游客前去“打卡”,去之後發現“仙境”秒變“陷阱”,對平台和博主大失所望。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決定買什麼、吃什麼、玩什麼之前,會參考網上的評論與攻略。這也讓不少商家與職業博主看到,分享內容的流量可能會變成潛在的消費力。於是,互聯網平台上最初基於利他原則的真誠分享,變成了一些營銷者的工具。為吸引流量,加厚濾鏡甚至不惜修圖造假的各類內容,不斷擠壓著普通用戶真情實感的分享空間。

  分享美好生活沒有錯,但為了流量造假不可取。當“綫上種草機”變成“濾鏡粉碎機”,粉碎的是普通用戶的滿懷期待,種下的卻是觸動平台生存之基的信任危機。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是贏家。

  普通用戶失去了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分享平台,原本“互相安利好物”的樂趣,似乎也籠罩在不得不辨別是否為“暗廣”的陰影下;商家和職業博主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被信任感”,每一張照片、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被用戶放大“審視”、探究動機;得益於真誠分享而發展壯大的平台,更是承受不起一次次“受騙經歷”中被辜負的信任。

  “濾鏡景點”“人造景點”“網紅景點”,營銷得再“上頭”,最終也要靠腳投票。旅游市場深入下沉,給不少小衆景點帶來發展機遇,互聯網平台也讓它們不再害怕酒香巷子深。客觀來說,給一張實景照稍微美化一下或許無可厚非,但若是依靠技術過度美化,甚至虛假宣傳、肆意炒作,失去了最基本的真實感,最終還是逃不過游客用腳投票的現實。就像有網友說的,“虛假的東西能博得一時流量,卻難以轉化為真實交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