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莊兩位農民李永平和於江通過職稱評審,成為了全市最先取得初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李永平和於江,分別經營著農場和農業合作社,李永平的農場有1200多畝,帶動了500多戶農戶創收。於江的合作社有3000多畝地,輻射56個村,讓102個參股農民每年增收3萬多元。
農民也能像大學老師一樣,靠在農村種地就可以評職稱,確實打破了社會上很多人對農民的刻板印象。但這事只是看著新鮮,其實已經探索好幾年了。早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曾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之後多地陸續啓動農民職稱評定工作。到了今天,農民種地評職稱這事,已經遍地開花。
就以山東為例,截至2021年1月,全省已有2224名新型職業農民通過評審取得職稱,其中高級41人、中級626人、初級1557人。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不少農民評上了“正高級”。農民評職稱,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正在走進千村萬戶,并推進著“三農”發展,助力著鄉村振興。
對於農民種地評職稱,當前社會上還存在著一些理解偏差和認知誤區。比如,就有人說,就種個地而已,為啥還要評職稱?是不是在搞噱頭,搞形式主義?
面對這個疑惑,我們還是要先普及一下最新的情況。首先評職稱這事,面向的是農村地區擁有一定技能和學歷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說白了就是新型職業農民。給新型職業農民,搞出一個完整的自成一體的社會評價體系,是愛護他們尊重他們的體現,且能助力他們把自己在農村的事業做大做強。
有了職稱的激勵機制,還能更好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村中的“頭雁作用”,有利於激勵他們在農村大有作為同時,帶動其他農民增收,帶領農村社會向好發展。再說,農民的職稱也不是空有一個證書,也有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和一系列政策傾斜。所以說這是很務實的改變和創新,不是什麼噱頭和形式主義。
還有人說,評職稱都是有硬杠杠的,是需要搞研究、寫論文和出科研成果的,這些和農民有關系嗎?有幾個農民能做到這些?對於這一說法,我們要看到,由於“三農”的特殊情況,把事業單位用的評定職稱辦法那一套生搬硬套到農民身上,顯然是不合適的,也會水土不服。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評職稱,注重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實際傳授帶動能力,以實績論英雄,便成了各地為農民評職稱的重要依據和標准。這就很符合實際,也很接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