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消息,日前,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永飛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永平通過了石家莊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與鹿泉區鹿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於江一道成為全市最先取得初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
此消息一出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和不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當前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農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水平。但是,現實的情況與此已有千差萬別。
根據《石家莊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實施方案》的相關規定,相關職稱申報需要“掌握一定的現代農業技術,實踐經驗豐富,推廣、示範、帶動能力強,生產經營或指導服務達到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取得石家莊市初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中,李永平的農場有1200多畝,帶動了500多戶農戶創收,於江的合作社有3000多畝地,輻射56個村,讓102個參股農民每年增收3萬多元。換言之,他們的農業產業具備一定規模,不僅自己幹,還帶著大家一起幹,符合職稱評審的基本條件。顯然,這些農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他們的新面孔是新型職業農民,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創業守業的本領,有帶領大家共奔前程的集體意識。
職稱要“與職相稱”,農民獲得職稱的業績和能力是實實在在、肉眼可見的“與職相稱”。慣常認識中將職稱與論文、科研成果、發明專利等掛鈎,主要是把職稱認知局限在高校、科研院所等視野範圍,農民職稱突破了這些要素,但依然體現了職稱是衡量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的內在涵義,實至名歸。
其實,新型職業農民評職稱并非始自今日。2017年7月,浙江省提出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制約,將新型職業農民納入農業系列職稱的評審範圍,評審并軌、證書統一。除此之外,新興職業農民的職稱序列不僅有這次大家關注到的初級,還包含人們認知中的中級和高級職稱。如基於《東營市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工作方案》,山東東營已先後有正高4人、副高34人、中初級441人,共計479人獲評農民職稱。在東營市試點兩年之後,山東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制度。截至2021年1月,全省已有2224名新型職業農民通過評審取得職稱,其中高級41人、中級626人、初級1557人。除此之外,甘肅、寧夏、湖北、廣東等地都已陸續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