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理“三亂”,公路還得姓“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3 09:42:46  


網絡論壇上發布的“路橋費排行榜”(5月19日攝)。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美國《僑報》5月23日載文《治理“三亂”,公路還得姓“公”》,摘要如下:

  近日,大陸網絡上出現一則“路橋費排行榜”的帖子,將各地路橋亂收費的情況曬出來曬,引發網民感同身受,紛紛表示不滿。新華社記者實地走訪了幾處收費點,發現網民所言確有其事,甚至真實情況更觸目驚心。無獨有偶,另一家官方媒體央視的知名欄目《經濟半小時》最近也曝光,被取消收費的二級公路仍在違規收費。

  一個被經常引用的數據是,世界各國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占總公里數的70%。有分析指,公路和橋梁已成了“吸金機器”,路橋業儼然是暴利行業。

  公路收費“三亂”(亂設卡、亂罰款、亂收費)乃歷史沉屙,1994年官方便開始治理。時至今日,17年的“三亂”治理已如泥牛入海、自身難保。有統計顯示,僅罰款一項,全國每年收入可能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亂收費導致使物流成本增加,已經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7日發布的報告指出,農副食品加工業運輸占物流成本一半以上,間接推高了物價。以至於許多司機寧可被罰也要超載(只有超載才能彌補罰款損失)。

  為何公路收費如此之亂,久治不愈?根本原因是過分看重其商品屬性,忽視了公益屬性。世界上有收費公路的國家不在少數,各國收費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比如德國只對大卡車收費,以緩解擁堵或籌集養路費。而中國多數地方由於財力所限,將“貸款修路,繳費還貸”作為主流模式甚至唯一模式,在還貸壓力下,難保不會產生過度經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