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統計數據洩密需制度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10:54:46


 
  第三,統計數據的體系嚴重滯後於社會經濟管理髮展的需要,統計數據的不全面十分嚴重。如果將中國統計數據與美國統計數據相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中國統計指標數量只是美國統計數據數量的20%。很多對於宏觀經濟調控和社會管理有至關重要的統計數據體系都是空白。例如失業數據、流動人口數據、支出法GDP季度數據。這直接導致我們對於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狀況的不當判斷甚或錯誤判斷。

  第四,很多統計數據的來源、數據的測算方法和數據的明細結構都缺少透明性,從而導致研究人員和管理者無法準確判斷中國經濟的具體運行狀況,出現不必要的統計分歧和錯誤解讀。

  第五,很多指標體系的設計缺少科學的研究,普遍存在數據理論體系與現實脫節的現象。例如對於最終消費中服務消費和房地產服務消費的測算方法、CPI的權重設計、就業指標的層次化指標體系的設計等等。

  第六,統計數據管理和使用十分混亂和任意。這集中體現在:1.很多統計人員提前進行敏感數據的洩密;2.大量公共性統計數據很少對研究人員和管理者開放和使用,而被統計當局進行有償服務。

勢在必行的統計制度變革

  基於上述問題,紀寶成指出,中國統計的公信力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中國的現代管理呼喚真實、全面、科學的中國統計,因此,中國統計制度和統計體系的變革勢在必行。為此,他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建議改革目前的統計監督和處罰體系,以加強對於國家統計局和各級統計局的統一監督。建議監察部門將統計列為主要監察領域之一;建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一個獨立於政府體系和統計系統的監督委員會,督察統計工作並提出查處各種統計違規現象的處理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