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立“記者黑名單”是一種信息壟斷霸權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47:46


 
  基於衛生部新聞人發言精神的總結、分析,以及邏輯性不難推斷,衛生部建“黑名單”背後的真意,無非就是這個“打整”媒體和記者的意思。

  從這個即將出爐的“黑名單”來看,似乎預示著今後衛生部的重點工作,將來一次跨越式的U型拐彎把他們對食品安全的注意力,更大程度地轉向對新聞報道的“監管”。照此推測,某天出現一個衛生新聞統籌中心,對媒體每日涉及“衛生”問題的稿件進行嚴格把關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這樣一來,大概也不會存在“有意誤導人民,傳播一些錯誤的信息”的媒體和記者了,君不見,舉國上下,都是衛生部專業打造的“健康的媒體報道平台”嗎?

  假如我們站在衛生部的立場,單就此種“制度”而言,那絕對是一大創意,尤其對於“極個別”媒體及記者來說,那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更要命的,要是衛生部這一招得以成功,那麼,其“成功經驗”難免要被其他政府機構照此辦理,對許多飽受媒體質問的政府機構來說,都是一種啟迪和福音,勢必引發新一輪大上快上的建設“黑名單”高潮。

  譬如,備受爭議的城管部門,還有麻煩不斷的質監、教育、民政等部門……每個部門都可以充當媒體的管理者和裁判員,用自己的標準開列記者“黑名單”,並且,兄弟部門之間相互緊密團結,有關“負面消息”不斷的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把極少數記者掃進“黑名單”,剩下的全是“健康的”媒體和記者,記者不再“有意誤導人民”,媒體也不會“傳播一些錯誤的信息”,中國的輿論環境始歸於清潔,就像《紅樓夢》裡那句著名的台詞,“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領教了部委新聞官毛群安的言論,本人終於深深理解了,河南大學為何執意要開設“新聞發言人專業”就此事件來解讀,這個專業看起來並非是一個笑話,而確實是必要並急迫的,更似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時間:6月17日 來源:時代信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