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看來我們還得“被高鐵”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11:59:26


 
  接下來,京滬高鐵將於7月1日正式運營,鐵老大前不久公布一條重要承諾,在京滬高鐵同時混開時速300公里的高鐵和時速250公里的動車。前者全程最低票價555元,後者全程最低票價410元。坦率言,上述兩檔最低票價與廣大乘客的收入對比依然極不合理,但讓廣大乘客的怨氣稍有平複的是,鐵老大好歹向民意作了些許妥協,至少廣大乘客有了兩種票價選擇。《中國新聞周刊》則樂觀宣稱:“降速顯示鐵道部已決意啟動高鐵‘正常化’,一些曾被附加在高鐵上的非交通使命,料將漸次剝離,中國高鐵正重新實現向普通交通工具的回歸”。由此,雖說大多數乘客依然心存不爽,但多半沒再對鐵老大施以“得理不饒人”。

  然而,細讀“41:3……”這篇報道,人們立馬就會發現,這果然也玩兒了新花招,名義上京滬間每天全程開行客車44對,但最低票價555元的列車開行41對,最低票價410元的列車只安排3對。難道,這就是高調宣稱的兩種車速、兩種票價“豐儉由人”的“混開”麼?日前《人民日報》特地指出:“尊重‘慢的權利’,就是對民生需求的尊重。如果忘記了這個出發點,忽視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高鐵速度再快也難以贏得百姓認可。”

  通過新聞報道,廣大乘客知曉高鐵乃負債建設,面臨還本付息壓力。可早報評論員想說的是,環顧整個世界,數中國人最通情達理,假如為化解“壓力”非得讓“一代乘客”作出“被高鐵”之犧牲,那就開誠布公把話兒說清楚,廣大乘客雖心存意見,但其中的大多數一定會對難處抱以理解。

  還是昨天,有國內媒體在頭版頭條刊出“用歐美標準要求社會、對現實問題缺少容忍,中國人變得有些焦躁”的長文。客觀視之,這的確是實情,可為何焦躁成了一種普遍社會現象,難道與有關方面每每演繹看似尊重民意實乃戲弄民意的一貫做派沒有關係?很大程度上,民意之普遍“不合作”,難道不是被“逼”所致?!(時間:6月24日 來源:東方早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