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部草案防守“被精神病”底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30 12:59:21  


 
  唐安平:這正是目前制度走向完全規範化的一個瓶頸問題,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精神障礙者的權利,需要進一步的探討,而這裡的關鍵就在於醫療機構的專家認定是否公允科學。

  記者:除了對“非自願入院”的規定外,心理健康的內容也首次出現在其中。這在整個的精神衛生方面占有怎樣的位置?

  唐安平:拿我們醫院來說,截止到目前共有近900名患者,其中重型精神病人所占的比例只有30%左右。相比於重症病人,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精神分裂症,更多的人是處於一個症狀相對輕微的階段。但如果這部分人不引起重視,有可能會發展為重型病人。

  所以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也應該是草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早期社會干預的方式,加大國家投入力度,能夠減緩現代人面臨的精神壓力問題。

  記者:也就是說,用法律來確定精神衛生這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唐安平:是的。但是我認為以草案來看,它應該在篇幅上占有更多的比重。我國精神衛生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預防、治療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相比於事後的治療,之前的預防顯得更加重要。必須強調的是,解決“被精神病”問題固然重要,但它畢竟只是精神衛生制度的淺層問題,而非深層問題。對於精神衛生的預防,特別是如何保護精神疾病或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才應成為精神衛生立法最關鍵也是最基礎性的問題。遺憾的是,在目前的態勢下,“被精神病”問題似乎主導了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反而屏蔽或弱化了後者。

  記者:那你認為,草案中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唐安平:應該說是引起全社會對精神病的重視。可以說,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是《精神衛生法(草案)》的立法初衷和根本。事實上,生活中對於精神病人有歧視、侮辱,人們不正確的理解和對待方式,對於精神病人都是不公平的。而以法律的形式引起社會對精神衛生的重視,這難道不是一個長足的進步?

  草案後半部分是關於精神衛生經費和技術上的投入。目前,我國財政經費中並沒有明確精神衛生費用占GDP的比例,只是按國民經濟增長的水平而定,即使這樣,各地政府給付水平不一,且因缺乏強制力,因此精神衛生經費的供求矛盾突出。但我們知道,相當部分的精神病患者都喪失了勞動和工作的能力,但為了穩定病情又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如果國家能夠以法律的形式加大對此的投入,對精神病人來說那是他們真正的春天。

焦點之糾錯 當事人有異議可要求鑒定

  記者:一直以來,對於精神病人的收治,特別是“非自願入院”醫學界和法學界都有不同的意見。最大的分歧在哪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