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掙得比美國少,物價比美國高,為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13:44:44  


 
  聶輝華還記得,在哈佛讀書的時候,花70多美元為自己買了一件哥倫比亞牌衝鋒衣,在國內,這件衣服要賣1500元。有感於此,他隨手寫了一篇博文《為什麼中國製造在美國更便宜》。

  結果,一段時間後,有學生提醒他,“聶老師,你寫中美物價的文章在天涯論壇上被點擊了30多萬次,排在第一名。”

商品在出廠之前沒有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出廠之後

  聶輝華發現,在繁複的物價比較當中,兩組統計數據在有意無意中被忽略了。

  一組數據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國幾乎實現“零通脹”,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直在2%上下浮動,換言之,在經濟高速發展、個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時,“低通脹”也始終相伴左右,其物價之穩定從一個細節就可見一斑:自美元誕生百餘年來,美分作為最基本的貨幣單位,始終在市場上流通。

  另一組數據是,近30年來,中國經歷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輪通脹,通脹高峰CPI的漲幅分別為18%、21.9%、8.7%和當前的6.5%,這意味著貨幣的購買力在不斷下降。

  那麼,當今中國物價是否已經比美國還貴?

  在這一問題上,幾位接受採訪的專家給出的結論是:相對於購買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國物價明顯高於美國,在絕對價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現了中貴美賤的情況。

  究其原因,一個被廣泛提出的觀點是: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導致商業銀行貸款急速膨脹,致使國內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超過美國20%多,從而導致同樣的商品在中國所對應的貨幣量遠遠大於在美國所對應的貨幣量。同時,在常年實行出口拉動經濟的增長戰略下,中美貿易順差不斷拉大,在現行的貨幣發行制度下,外匯儲備的增加必須要以基礎貨幣增發來對衝,從而再次增加了貨幣流通量,推動物價上漲。

  但在這樣立足於宏觀經濟角度分析的聲音中,一些疑問也隨之產生。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3天前剛剛從歐洲、美國參與交流活動歸來。她告訴記者,在美國,不僅中國製造的產品遠比國內售價便宜,即使是美國製造,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比如她曾在美國加州一個機場商店購買的美制風衣,價格不到北京賽特商場裡同款風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連續提出兩個問題。

  同樣的成本,同樣的產品,如果產自中國國內,即使算上“出口退稅”的部分,也不該出現高於國外市場兩倍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