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美國《僑報》7月11日載文《乘客爭購慢車票 高票價讓高鐵尷尬》,摘要如下:
京滬高鐵開通後,原有的5對臥鋪動車組被取消,“夕發朝至”特快列車只剩下一趟。這趟車成了往來於京滬間的不少乘客出行首選,但由於車票緊張,鐵道機構只好實行限購,每人每次限購5張車票。
民眾放著舒舒服服的高鐵不坐,為何爭搶相對較慢的列車呢?其主因還在於經濟考量。以時速為300公里的高鐵為例,其最便宜的二等座票價也要555元人民幣,而最原先運行的特快硬座僅需179元,差額為376元。376元,差不多能趕上北京市的月低保標準(500元);376元,普通人通過坐高鐵節省的那點時間,無論如何難以賺回。在物價高企、居民收入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這筆錢不是個小數目。
其實,此類“被高鐵”的現象,幾乎是每個高鐵項目開通之後都備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早在武廣高鐵開通後,就有網民就呼籲鐵路機構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不能忘記其擔負的社會職責。因為開通高鐵不只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更是為民眾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大的便利。
如今,此番呼籲似乎已經落空。而乘客之所以屢屢“被高鐵”,原因在於一方面大陸鐵路業長期以來處於自然壟斷狀態,沒有競爭;另一方面,鐵路經營(包括票價制定),缺少公開的、制度化的公眾監督機制,監管和運營沒有分開。鐵路管理部門制定的運營方案,更多的是考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公眾的需求和便利。作為公共產品,當局對其價格管理也需依照公共屬性進行規範,而不是任其自行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