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達芬奇式危機處理:時間、方式、人選,全錯!
http://www.CRNTT.com   2011-07-15 20:15:22


 
  首先,潘莊秀華不該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繼續聲稱達芬奇的產品是在意大利原裝的,中央電視台為此調查近半年做出報道,並列舉了大量的事實,潘莊秀華對此充耳不聞,其結果必然是自取其辱。

  其次,潘莊秀華不該在顧客提問時,一再不予理會。

  第三,潘莊秀華不該在會上只顧自己一個人講話,而不顧他人的反饋。既然是新聞發布會,就應該有交流。自己一個人講話,會給人以傲慢無禮的感覺。

  最後,潘莊秀華在面對媒體的一再提問時,不該大喊,“讓我講完!好不好!我不是演員,沒必要演戲。 ”這反而會給人“做戲”的感覺。

  達芬奇家居此次的危機公關處理,倉促且缺乏系統新聞公關考慮,既沒有專業性,也缺乏預見性。

錯誤的方式

  危機公關的要點概括起來,只有三個字:快、准、穩。而達芬奇家居此次的危機公關處理,可謂倉促而缺乏系統性,既不專業又缺乏大局觀。

  達芬奇應該如何處理危機才能取得正面的效果呢?對此著名的網絡營銷專家王鵬輝提出了3點建議。

  當消費者和媒體發出第一聲質疑時,達芬奇家居就應該迅速做出反應,盡可能地向媒體、大眾做出積極正面的回覆。 “快”,並不是意味著倉促應對,而應該是在系統地分析總結,做出判斷之後,選擇正確的方式做出應對。

  危機出現時,就應該迅速收集整理資料,判斷出危機出現的症結是在哪裡,這就是所謂的“准”。很顯然,達芬奇的公關部門並沒有弄清方向,針對“員工稱部分家具是國產”的信息置若罔聞,沒有積極地向公眾表達企業的態度,沒有表達出企業對消費者的態度。

  既然,“偽進口”的事實已被揪出,那麼達芬奇就應該重點考慮,如何給消費者一個確切的回覆和補償措施,讓消費者和媒體重新建立對其的信賴。(時間:7月15日 來源:新聞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