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華時報:每個人都是風險時代的乘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8:56:26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京華時報刊發特約評論員金蒼得文章,每個人都是風險時代的乘客。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突發事故,生命脆弱之感激發出的同情之心,是一種聚合人心的力量。在社會信任被各種利益侵蝕時,在公眾愛心為各種醜聞消散時,這些質樸的善行讓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兩列動車追尾,很多人整夜未眠。比如,一位網友替溫州三院發起招募志願者活動帖,3小時後100個名額被擠爆。比如,事發後不到4個小時,新浪微博尋人轉發量超過50萬條。

  最強大的力量,就在普通人之中。這些愛心善行,是發自內心的樸素本能,是對同為父母、兄弟、子女者的感同身受。有乘客逃生後又返回車廂救人,有路過市民參與現場救援。面對生命、面對同胞,這是善心的投射。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突發事故,生命脆弱之感激發出的同情之心,是一種聚合人心的力量。在社會信任被各種利益侵蝕時,在公眾愛心為各種醜聞消散時,這些質樸的善行讓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不僅如此,動車追尾事故後公眾自發的救援,也是對社會的一種體認。現代社會是一個整體,正如詩人所言,“每一個人都是這廣袤大陸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交通、通訊、信息的發展,讓人對這種共同體,有著更為深切的感受。這樣一個處於廣泛聯繫中的社會,需要每個成員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