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只是雷擊嗎?專家解讀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3:25:10  


 
  據中廣網消息,駕駛D301次動車組的福州機務段動車司機潘一恒遇難,發生險情時他曾採取緊急制動措施。此次事故遇難之前,潘一恒安全駕駛動車238262公里,從事機車乘務工作18年,從未發生任何行車事故。

  對於許多人提出“問題出在調度”一說,王夢恕說,目前車輛的調度主要通過系統進行,調度系統在北京,只能看到這個車在哪個區間,那個車在哪個區間,精確的位置是看不出來的。動車之間的距離,主要還是靠司機來控制。

  看法三:前車司機可能應對不力

  前述鐵道部鐵路科學研究院資深專家認為,這起事故中,前車司機應急處理很有問題。

  他表示,如果動力系統失靈,他應第一時間聯繫調度人員,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聯繫。退一萬步講,即便他沒法聯絡上調度人員。他也可以跳下車往後跑500米放個響墩(這是一種黑色信號彈)。當後車從響墩上壓過去時,會發出巨大響聲,提醒後車立刻停止。這是一種相對老的辦法,但當時情況下應該選擇,動車以200公里的時速開過來,緊急制動的話應該需要六七百米,如果前車司機能夠跑過去放個響墩的話,很可能損失不會這麼大。

  他說,從目前新聞報道上來看,後車司機遺體被發現時,手緊緊抓著緊急制動,很可能發現前車時只有幾十米了,無論如何來不及了。

  但也有業內人士懷疑,前車司機很可能沒有收到來自後車的信號反饋,他以為通過動車信號系統,後車已經知道了前方的危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套動車信號系統就急需改進。

“所有鐵路人都應深刻反思”

  1998年6月3日,德國一列高速列車在以200公里的時速行駛時突然衝出軌道,撞上3百噸重的混凝土橋梁,橋梁坍塌,壓在了列車的最後兩節車廂上,最終導致101人死亡,105人受傷。

  事故發生後三天,所有此型號火車停駛,進行全面檢測。重新運行後,最高時速由280公里降至160公里,隨後,被認為是事故原因的此型號火車全部車輪被更換。死傷者共獲得共計4300萬馬克賠償。此事引發了德國全國性的討論和反思。

  而昨晚,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發生“7•23”特別重大鐵路事故的甬溫線昨晚19點已具備開通條件。他繼而表示,“中國高鐵的技術是先進的,我們仍有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